[发明专利]一种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及支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52816.6 申请日: 2016-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6392509B 公开(公告)日: 2019-03-29
发明(设计)人: 梅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远丰回转支承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B23P15/14 分类号: B23P15/14;F16C33/64;F16C33/58
代理公司: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代理人: 吴明华
地址: 231131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一种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将装夹锻件毛坯至车床上,校正内孔跳动≤1.5mm,端面跳动≤1.2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车外圆,尺寸偏差控制在±0.7mm,保留余量5‑10mm,车基准面C,保持见光无缺陷,基准面C上内外圆倒角2×45°。本发明的一个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通过半精车时留有余量,在滚道、堵塞孔及锥销孔I次热处理后,将其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再对堵塞孔及锥销孔进行II次热处理,改善堵塞孔及锥销孔的渗层组织,细化晶粒,进一步提高其硬度,使得堵塞孔及锥销孔的表层硬度大于滚道的硬度,使其更加耐磨和受力,便于长时间使用时不会产生变形,影响装置的精密运转。
搜索关键词: 堵塞孔 锥销孔 回转支承 次热处理 基准面 加工 滚道 车床 尺寸偏差控制 晶粒 表层硬度 车削工艺 端面跳动 锻件毛坯 图纸要求 影响装置 半精车 车外圆 内外圆 耐磨 倒角 内孔 渗层 受力 细化 支承 装夹 校正 精密 变形 跳动 图纸 运转 保留
【主权项】:
1.一种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的加工步骤如下:(1)粗车阶段:粗车I阶段:装夹锻件毛坯至车床上,校正内孔跳动≤1.5mm,端面跳动≤1.2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车外圆,尺寸偏差控制在±0.7mm,保留余量5‑10mm,车基准面C,保持见光无缺陷,基准面C上内外圆倒角2×45°;粗车II阶段:装夹锻件毛坯至车床上,基准面C贴紧等高垫块,校正外圆跳动≤0.8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车内孔,尺寸偏差控制在±0.4mm,保留余量5‑10mm,车端面D,保证高度尺寸余量为2‑5mm,端面B上内外圆倒角2×45°;(2)半精车阶段:半精车I阶段:将基准面C放在等高垫块上,装夹外圆,校正外圆跳动≤0.25mm,并用四组压板在外圆处压紧,根据车削工艺图纸,对内孔进行车加工,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用圆刀片车滚道,保留余量0.1‑0.2mm,再卸掉压板,对端面车加工1‑2mm,端面倒角2×45°;半精车II阶段:将非基准面放在等高垫块上,校正内孔跳动≤0.15mm,用压板压紧,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车密封圈槽至图纸要求尺寸,再依次将压板换到里面,对外圆进行车加工,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再用卡爪夹住外圆,松开压板,对基准面C进行车加工1‑2mm,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端面倒角2×45°;(3)热处理阶段:对滚道表面进行中频淬火热处理,淬硬层深度≥3mm;(4)回火阶段:中频淬火后,在200℃下回火4h,控制硬度为55‑62HRC;(5)精车阶段:将基准面C放在等高块上,校正内孔跳动≤0.05mm,用压板压紧,用圆刀片车滚道至图纸要求尺寸,控制表面粗糙度为Ra1.6,再用卡爪夹住外圆,松开压板,分别对基准面C和端面D进行车加工,将高度尺寸L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端面倒角2×45°;(6)划线阶段:测量零件的外型尺寸后,按照图纸规定进行划线和定位工序;(7)钻孔阶段:将端面D放在摇臂钻工作台等高块上,用压板压紧,确保工件平稳无翘动,将钻头中心线对准孔中心位置进行钻安装孔,控制安装孔直径误差不大于0.05mm;(8)装配阶段:将零件进行试装配,测出初步游隙,根据计算数据和试装游隙,钳工再进行最后的磨削加工,配出最终图纸规定游隙;(9)入库:对零件进行检测并作相应记录,退磁、清洗、包装并出具合格证、入库;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粗车阶段:粗车I阶段:装夹锻件毛坯至车床上,校正内孔跳动≤1.5mm,端面跳动≤1.2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车外圆,尺寸偏差控制在±0.8mm,保留余量5‑10mm,车基准面A,保持见光无缺陷,基准面A上内外圆倒角2×45°,所述锻件毛坯材料牌号为50Mn;粗车II阶段:装夹锻件毛坯至车床上,基准面A贴紧等高垫块,校正外圆跳动≤0.8mm,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车内孔,尺寸偏差控制在±0.4mm,保留余量5‑10mm,车端面B,保证高度尺寸余量为2‑5mm,端面B上内外圆倒角2×45°;(2)镗孔阶段:将粗车后的工件任意端面放在等高垫块上,装压板压紧,使基准面A与镗床工作台面平行,调整钻头,使其中心线与外圆最高点切线相垂直,依据加工图纸对工件堵塞孔进行镗孔加工,加工时镗刀进给量为0.5‑0.8mm/r,镗杆转速为15‑25r/min,在孔径表面喷注由75%的植物油和25%的煤油组成的混合冷却油,控制表面粗糙度≤Ra6.3,垂直度≤0.1mm/m,将孔径加工至余量0.7‑1.0mm,再将钻头更换为铰刀,使用铰刀铰孔,保留余量0.1‑0.15mm;(3)钻铰阶段:将工件非基准面放在钻床工作台等高垫块上,用装压板压紧,装填堵塞块,控制堵塞块不要露出或陷入,并将堵塞中心线引至上端面,将钻头中心线移至工件孔分度圆与上端面堵塞中心线的交点上,先用钻头进行锥销孔加工,首先用Φ10mm的钻头钻通,其次用Φ10.5mm的钻头扩钻2/3孔深,再用Φ11的钻头扩钻1/3孔深,钻好后再换铰刀铰孔,保留0.5‑0.9mm余量,锥度1:50;(4)半精车阶段:半精车I阶段:将基准面A放在等高垫块上,装夹外圆,校正外圆跳动≤0.25mm,并用四组压板在外圆处压紧,根据车削工艺图纸,对内孔进行车加工,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用圆刀片车滚道,保留余量0.1‑0.2mm,在滚道中心线位置切半径为R深度为d的油槽,再卸掉压板,对端面B车加工1‑2mm,端面倒角2×45°;半精车II阶段:将非基准面放在等高垫块上,校正内孔跳动≤0.15mm,用压板压紧,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车密封圈槽,再依次将压板换到里面,对外圆进行车加工,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再用卡爪夹住外圆,松开压板,对基准面A进行车加工1‑2mm,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端面倒角2×45°;(5)I次热处理阶段:对滚道、堵塞孔及锥销孔进行中频淬火热处理,淬硬层深度≥3mm;(6)回火阶段:中频淬火后,在200℃下回火4h,控制硬度为55‑62HRC;(7)精车阶段:将基准面A放在等高块上,校正内孔跳动≤0.05mm,用压板压紧,用圆刀片车滚道至图纸要求尺寸,控制表面粗糙度为Ra1.6,再用卡爪夹住外圆,松开压板,分别对基准面A和端面B进行车加工,将高度尺寸H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端面倒角2×45°;(8)铰孔阶段:将精车后的工件装夹至钻床上,对堵塞孔用铰刀精铰至图纸要求尺寸;(9)线切割阶段:将工件端面B平放在线切割机台的工作台面上,用千分表校正,压板压紧,穿丝对刀,对锥销孔进行线切割加工,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锥度1:50;(10)II次热处理阶段:将工件的堵塞孔和锥销孔进行渗碳处理,然后中频淬火,淬硬层深度≥3mm,淬火后在200℃下回火4h,控制硬度为60‑65HRC;(11)划线阶段:测量零件的外型尺寸后,按照图纸规定进行划线和定位工序;(12)钻孔阶段:将端面B放在摇臂钻工作台等高块上,用压板压紧,确保工件平稳无翘动,将钻头中心线对准孔中心位置进行钻安装孔,控制安装孔直径误差不大于0.05mm;(13)装配阶段:将零件进行试装配,测出初步游隙,根据计算数据和试装游隙,钳工再进行最后的磨削加工,配出最终图纸规定游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远丰回转支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远丰回转支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281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