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凤尾竹分株栽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5910.7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2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沁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N65/38;A01N43/38;A01P21/00;A01G9/1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凤尾竹分株栽培的方法,将凤尾竹新株采用浸泡液浸泡,并在面床上覆上基质,可以极大地提高分株的存活率和繁殖速度,增加新生笋芽的数目和提高笋芽的生长速度,可以缩短凤尾竹的种植周期,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凤尾竹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凤尾竹分株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每年的2月中旬至3月中旬,选取生长旺盛的凤尾竹母株,从根茎处切开,获得凤尾竹新株,保证新株带有老根和1‑3枝老枝条;将步骤(1)所得的新株根部放入浸泡液中浸泡6‑8小时,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北豆根10‑14份、百脉根8‑10份、长前胡3‑5份、柴胡6‑9份、檫树4‑7份、丁茄7‑10份、大皂角10‑13份、大细辛2‑5份、吲哚乙酸0.5‑0.8份、水200‑250份,制备方法如下:将北豆根、百脉根、长前胡、柴胡、檫树、丁茄、大皂角、大细辛放入沸水中,熬制70‑90min后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冷却至25‑30℃,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吲哚乙酸;将经过浸泡后的新株,移栽至苗床上,苗床土壤上覆2‑3cm厚的营养土,其中营养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泥炭80‑100份、番茄渣20‑30份、火龙果皮15‑20份、鸡粪8‑10份、花生壳粉9‑13份、硫酸氢钠1‑3份;每隔20‑25天对凤尾竹叶面施以液肥,其中液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磷酸钾1‑3份、氯化铵2‑5份、硫酸铁1‑3份、大豆粉2‑5份、水50‑7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沁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沁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59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山榕的扦插方法
- 下一篇:一种蟾蜍草的种子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