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皱木耳菌种的分离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7390.3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黄忠乾;甘炳成;鲜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裴娟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皱木耳菌种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干燥:采收新鲜皱木耳,清除耳片表面杂质后置于通风干燥处;S2.消毒:将干燥后的耳片放入酒精中浸泡;S3.接种培养:将消毒后的耳片剪碎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耳片上生长出菌丝体;S4.纯化:用手术刀切取菌丝体最前端菌种,放入另一培养基中培养,选取菌丝体为白色、浓密、生长整齐、无杂菌的菌种,即为分离纯化的皱木耳菌种。本发明选取皱木耳的耳片进行干燥、消毒、接种培养和纯化,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皱木耳菌种成活率高,可达92%以上,与新鲜耳片分离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杂菌感染率低、耳片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高成活率的皱木耳菌种分离培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耳 菌种 分离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皱木耳菌种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 干燥:采收新鲜皱木耳,清除耳片表面杂质后置于通风干燥处,干燥至耳片含水量为10~15%;S2. 消毒:将干燥后的耳片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0~75%酒精中浸泡10~15分钟;S3. 接种培养:将消毒后的耳片剪碎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耳片上生长出菌丝体;S4. 纯化:用手术刀切取菌丝体最前端菌种,放入另一培养基中培养,选取菌丝体为白色、浓密、生长整齐、无杂菌的菌种,即为分离纯化的皱木耳菌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73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