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混凝土板的模板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3777.X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彦彬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现浇混凝土板的模板支撑,涉及混凝土板的模板工程。采用以便于现场组装和局部拆解的混合结构作主构架的配套工具式排架体系作模板支撑,以半铰槽和固定铰轴及移动套筒的连接构造利用预加应力实现混合结构的组合部分之间的铰接,采用机构架座对主构架作升降微调,以混合结构的大刚度和高强度支持大刚度大楞的应用,减少支撑系统的施工工作量。构造简捷,支撑功效提高,施工作业简便,大幅度节省作业工时,缩短分项工程工期,节省构件材料用量。支持局部支撑和模板早拆,提高模板和支撑构件的周转率。支撑体系的工作可靠度高,架座对主构架升降的微调操作简易且尺度精准,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结构 模板支撑 现浇混凝土板 大刚度 主构架 微调 升降 施工工作量 保障工程 分项工程 构件材料 固定铰轴 混凝土板 局部支撑 连接构造 模板工程 配套工具 施工安全 施工作业 现场组装 移动套筒 预加应力 支撑构件 支撑系统 机构架 拆解 大楞 架座 铰槽 铰接 排架 支撑 构架 尺度 简易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现浇混凝土板的模板支撑,支撑现浇混凝土板的模板,其特征是:以2榀以上主构架和若干斜撑、纵向连杆及兼作纵向连杆的大楞构成现浇混凝土板的排架体系模板支撑,采用便于现场组装和局部拆解的混合结构作主构架,以半铰槽和固定铰轴及移动套筒的连接构造利用预加应力实现混合结构的主要组合部分之间的铰链连接,采用机构架座对主构架作升降微调;主构架的构成型式包括由平面刚架、接长节、架座和铰接在平面刚架上的外接桁架构成的型式和在该型式中由Y形支柱或拱式门架、空间构架、筒体替代平面刚架的型式及其它变造型式;平面刚架的平面轮廓形状包括矩形、梯形,平面刚架由2根肢柱、1根顶梁、2根或2根以上水平腹杆及2根斜腹杆构成,顶梁位于2根肢柱的顶端且两端伸出肢柱外,2根斜腹杆以八字形布置在2根肢柱与顶梁之间,水平腹杆中最末一根位于肢柱底部;在顶梁的两个伸出端的上表面各设1个夹座,用于楔连接顶梁与搭接于顶梁上的主构架两侧的大楞,夹座为2块对立在顶梁伸出端上表面的夹板,夹板的长度大于顶梁横截面的宽度,高度小于大楞横截面的高度,其中一块夹板的平面分别与顶梁的上表面及纵轴线垂直,另一块夹板的平面与顶梁上表面垂直且与顶梁纵轴线斜交,两夹板间的最小间距略大于两根大楞的横截面的宽度之和,两夹板对立面的背侧各设2块加劲肋板,每个夹座配备1件与夹板的高度及斜面斜度相匹配的楔具;在顶梁的两个伸出端各设1个顶梁半铰槽,顶梁半铰槽为2块分别平行位于顶梁两侧立面的J形铰板,其下部的钩形部分为槽口,槽口所在的圆周伸出顶梁端头外侧,圆周上边缘贴靠顶梁端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在两根肢柱的中部外侧面各设1个肢柱半铰槽,肢柱半铰槽为2块分别平行位于肢柱的与外侧面相邻的两个侧立面的L形铰板,其槽口朝上,槽口所在的圆周贴靠肢柱外侧表面;在两根肢柱的中上部外侧面各设1块平行于外侧面的梯形垫板,梯形垫板的直角长边垂直于肢柱纵轴线,斜边朝上,每个梯形垫板配备1块斜边斜度与梯形垫板斜边相同的楔板,在梯形垫板的外侧面设1块向上伸出的限制楔板侧移的挡板,在梯形垫板上方设1个移动套筒穿套在肢柱上,移动套筒的横截面与肢柱的横截面同形,其筒内壁与肢柱壁间留上下移动的间隙,在移动套筒的靠肢柱外侧的侧面设1个与肢柱半铰槽构造相同的套筒半铰槽;分别在两根肢柱上、中、下部位的外侧面各设1个连杆接头,连杆接头为一截脚手架钢管,其纵轴线垂直于肢柱的外侧面;在两根肢柱下端的端头各设1个法兰盘,法兰盘面匀布4个螺杆穿孔;接长节的横截面与肢柱横截面相同,其长度及长度配备序列按主构架的高度调节尺寸确定,在接长节的上下两端头各设1个与肢柱法兰盘相同的法兰盘;主构架的两根肢柱各配备1个架座,架座是由上下两部和进位丝杠组成的机构部件,架座的下部由矩形管状梯形体和底板构成,矩形管状梯形体的上口平面与矩形管壁垂直,下口平面沿矩形管横截面的长边方向倾斜,两长边管壁为梯形,两短边管壁为矩形,底板为矩形板,矩形管状梯形体的下口固定于底板上,上口平面倾斜于水平面,在矩形管状梯形体的两矩形管壁的中部各设1个丝杠穿孔,架座的上部由上板、下板和位于上下板之间的方形管状梯形体构成,上板为设有与肢柱法兰盘螺杆穿孔相对应的螺杆穿孔的正方形盲板,方形管状梯形体的上口平面与方形管壁垂直,下口平面单向倾斜,倾斜的角度与架座下部的矩形管状梯形体的上口平面倾斜角度相同,方形管状梯形体横截面的边长与架座下部的矩形管状梯形体横截面的短边长度相同,方形管状梯形体的高度小于矩形管状梯形体,下板为与方形管状梯形体下口平面面积相同的矩形板,方形管状梯形体的上口固定于上板底面,下口固定于下板顶面,在下板底面的中部沿下板的纵轴线设1个丝杠套筒,在方形管状梯形体的两梯形管壁的外侧面各设1块伸出下板的挡板以限制架座上下部之间的侧向位移,架座的上部座在架座的下部上,其上板水平,下板斜面与架座下部的管壁斜边平行接触,进位丝杠穿架座下部的丝杠穿孔和架座上部的丝杠套筒组装成机构,在进位丝杠的两端贴靠丝杠穿孔的管壁外侧面的位置各设1块挡板限制进位丝杠的纵向位移,在进位丝杠的上端设摇把套头;每榀平面刚架的两小面外侧各铰接1节外接桁架,每节外接桁架由1根顶梁外接节、1根上撑杆、1根下撑杆和1根拉杆组成,顶梁外接节的横截面形状与平面刚架的顶梁相同,在顶梁外接节的一端头的下表面设1根与顶梁外接节正交的固定铰轴,固定铰轴的两端伸出顶梁半铰槽的外侧,在顶梁外接节另一端部的下表面设1个顶梁外接节半铰槽,其构造与肢柱半铰槽相同,槽口朝向顶梁外接节固定铰轴,在与顶梁外接节半铰槽位置对应的顶梁外接节上表面设1个夹座,其构造与平面刚架的顶梁夹座相同,上撑杆、下撑杆与拉杆均为单杆,此三根单杆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安装端,三根单杆的铰接端铰接于1根铰轴,每根单杆的铰接端对应伸出2块带有铰轴穿孔的铰接板,三根单杆的铰接板对称交错,铰轴贯穿三根单杆的6个铰轴穿孔后封锁,在下撑杆铰接端的下表面设1块与下撑杆下表面平行且与下撑杆纵轴线正交的侧向连接板,其两端外伸,在其外伸端各设1个销孔,每个外伸端配备1根一端设横向直销的侧向撑杆,在三根单杆安装端的杆端头各设1根平行于铰接端铰轴的固定铰轴,固定铰轴的两端伸出其对应安装的半铰槽的外侧;排架体系模板支撑的构造是:以接长节作平面刚架高度的尺寸调节;架座机构与肢柱下端或接长节下端以法兰盘连接,通过摇把摇动进位丝杠推动架座的上下部沿其斜边作相对位移而升降架座高度,控制平面刚架升降;以脚手架钢管和扣件与肢柱上、中、下部位的外侧面的连杆接头连接为纵向连杆和斜撑,纵向连杆兼作脚手架水平杆,在顶梁夹座楔入楔具,楔具的直边与搭接在顶梁的大楞侧壁平行,斜边与夹座的斜向板平行接触,楔紧各大楞对各相邻平面刚架作楔连接,被楔紧的大楞兼作排架结构的顶部纵向连杆,构成排架空间稳定体系;外接桁架的顶梁外接节的固定铰轴搭座在顶梁半铰槽口,上撑杆的固定铰轴顶托在顶梁外接节半铰槽口,下撑杆的固定铰轴顶插在肢柱中部的肢柱半铰槽口,拉杆的固定铰轴搭挂在肢柱中上部的套筒半铰槽口,上下撑杆之间的位于该两杆上方的夹角小于π,楔板楔入肢柱梯形垫板与移动套筒之间,楔板的斜边朝下与梯形垫板的斜边平行顶紧,直边与移动套筒壁的下直边平行顶紧,通过移动套筒的顶升紧固施加的预应力实现拉杆的固定铰轴与套筒半铰槽、下撑杆的固定铰轴与肢柱半铰槽、上撑杆的固定铰轴与顶梁外接节半铰槽、顶梁外接节的固定铰轴与顶梁半铰槽之间的铰链连接,构成平面刚架与外接桁架的平面稳定体系;在顶梁外接节夹座楔入楔具,以与顶梁夹座相同的方式楔连接各相邻外接桁架和搭接于其上的大楞,侧向撑杆的横向直销插入下撑杆的侧向连接板的销孔,侧向撑杆的另一端以扣件与肢柱中部的纵向连杆连接成三角形,构成外接桁架的的空间稳定体系;依次松退顶梁外接节夹座楔具、侧向撑杆的扣件、肢柱移动套筒下的楔板,解构外接桁架,实现外接桁架支撑部分模板的早拆;依次松退顶梁夹座楔具、拆卸纵向连杆和斜撑、用摇把摇动架座的进位丝杠退位,松释平面刚架的顶紧力,解构支撑体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彦彬,未经胡彦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6377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