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4665.6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3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华伟;陶蕾;郝明治;胡明明;罗贺;胡笑旋;靳鹏;夏维;王国强;朱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按照预设的编码方法以及每一个待分发的信息的属性对每一个待分发的信息进行编码,得到每一个待分发的信息对应的初始解;步骤2、将所得到的各个初始解作为初始种群,利用遗传算法对预先设置的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得最优解;步骤3、将所述最优解所对应的方案作为所述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问题的最优方案输出。发明提供的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的准确性。 1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分发 协同 传递 分发 初始解 最优解 优化 初始种群 信息对应 遗传算法 优化模型 优化问题 预先设置 求解 预设 输出 | ||
【主权项】:
1.一种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通过计算机设备执行:步骤1、按照预设的编码方法以及每一个待分发的信息的属性对每一个待分发的信息进行编码,得到每一个待分发的信息对应的初始解;步骤2、将所得到的各个初始解作为初始种群,利用遗传算法对预先设置的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获得最优解;步骤3、将所述最优解所对应的方案作为所述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问题的最优方案输出;所述无人‑有人协同信息分发传递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约束条件为:ETt≤lt,t∈T;ETt≥et,t∈T;ETt‑STt≤D,t∈T;其中,E={|i,j∈V,i≠j}表示有向边集合,其中表示通信网络拓扑中节点i到节点j的有向边;W={wij|i,j∈V}表示图中每条有向边的权值集合,其中wij表示节点i到节点j之间的欧式距离;Bv表示节点v所能提供的最大数据量,其中,v表示通信网络拓扑中的任一节点,v∈V;T={1,2,…,n}表示待分发信息集合,n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t表示任意一个待分发信息,t∈T;[et,lt]表示待分发信息t需要在此时间窗内到达信息宿,et表示最早到达时间,lt表示最迟到达时间;STt表示待分发信息t从信息源实际开始分发时刻,ETt表示待分发信息t实际到达信息宿的时刻;SNt表示待分发信息t的实际信息源,ENt表示需要接收待分发信息t的信息宿;表示待分发信息t从节点i传递到节点j发生的传输时延;表示待分发信息t从节点i传递到节点j发生的传播时延;D表示通信网络拓扑中可接受的最大时延;TWt表示待分发信息t所需要的带宽;NWij表示通信网络拓扑中有向边所能承受的最大带宽;决策变量定义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6466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面参数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显示数据加载方法及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