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9665.5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江达传;江榴坚;江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达传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4331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其基于“太极衍生”原理,包括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和(2)、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和(2)、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和(2)。与现有立交桥公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1,布局结构紧凑、简约,因而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使之占地面积较少。2,结构简单,车道走向清晰、明确、造价低。3,所有的进出口线路均为相对平衡状态,因此,车辆行驶更为安全,而且车速有保证,行车秩序井然。 | ||
搜索关键词: | 太极 衍生 互通 立交桥 公路 | ||
【主权项】:
1.一种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其特征在于为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四端向包括A、B、C和D端向,上层设有左转车道、直行向车道、上坡车道、上坡车道汇合口、右旋下坡车道、下坡车道出口,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左旋下坡车道、下坡车道出口支线车道;所述各端向车道均分别包括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直行车道;所述四端向的车道汇合相交处,各端向的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共八个车道均设在上层,各端向的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共八个车道均设在下层;所述右旋下坡车道包括4‑1(1)号右旋下坡车道和4‑1(2)号右旋下坡车道,各右旋下坡车道为并列之势,均居于整个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的内侧;A、B、C、D端向的右转车道分别为A和D端向间、B和A端向间、C和B端向间、D和C端向间的外侧车道;各端向的掉头车道分别居于其端向的上坡车道的下方;各端向的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同设在其端向的上坡道中;所述A端向左转车道(A3)及直行车道(A4)与B端向左转车道(B3)及直行车道(B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1)号右旋下坡车道连为一体;所述C端向左转车道(C3)及直行车道(C4)与D端向左转车道(D3)及直行车道(D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2)号右旋下坡车道连为一体;所述的左旋下坡车道,分别设有左侧支线,中间支线和右侧支线三个车道,其中4‑1(1)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线与B端向出口贯通,中间支线车道与C端向出口贯通,右侧支线车道与D端向出口贯通;4‑1(2)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线与D端向出口贯通;中间支线车道与A端向出口贯通,右侧支车道与B端向出口贯通;A端向往B端向的左转车道(A3),设在A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A端向往C端向的直行车道(A4),设在A端向上坡道的右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B端向往C端向的左转车道(B3),设在B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B端向往D端向的直行车道(B4),设在B端向上坡道的右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C端向往D端向的左转车道(C3),设在C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C端向往A端向的直行车道(C4),设在C端向上坡的右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车道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D端向往A端向的左转车道(D3),设在D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线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D端向往B端向的直行车道(D4),设在D端向上坡道的右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右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达传,未经江达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6966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道砟枕底挖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彩色铺装结构及其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