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5515.5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0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詹彬鑫;刘雯;王可;解晶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139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乃鑫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该锂负极具有由导电集流体、金属锂层及高分子材料层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其制备方法包含:步骤1,由高分子材料和导电集流体复合制备电极前体;步骤2,使金属锂进入电极前体的中间层形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锂负极。本发明通过引入高分子材料作为保护层,既可抑制金属锂枝晶的生长,提高锂电池安全性,又能适应锂电池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起到稳定界面的作用。此外,导电态的高分子材料还能在锂负极表面构成导电网络,诱导锂离子均匀沉积,在大电流充放电的情况下,也能对锂离子起到缓冲作用。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大规模生产,在锂电池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具有 三明治 结构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由高分子材料和导电集流体复合制备电极前体;步骤2,将电极前体冲切后装入电池,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0.5mA/cm2的电流密度下沉积1mAh/cm2的金属锂到电极前体的高分子材料和导电集流体之间,形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锂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55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