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岸边溢洪道或泄洪洞出口的挑流鼻坎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7399.0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8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刁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周敏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所述用于岸边溢洪道或泄洪洞出口的挑流鼻坎由底板、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构成,底板包括过水面及与过水面相交的两侧面,过水面为向上凹的圆弧面,该过水面沿水流方向依次由等弧度段、齿状出口段组成,过水面等弧度段的两侧面是轴线相同、圆心角相同、半径之差为底板宽度的圆柱面,过水面齿状出口段为一个大齿和一个小齿形成的齿状结构,大齿位于沿水流转弯方向的外侧,其外侧面的半径与过水面的等弧度段相应侧面的半径相同,小齿位于沿水流转弯方向的内侧,其外侧面的半径与过水面等弧度段相应侧面的半径相同。本发明为狭窄河谷岸边式溢洪道或泄洪洞出口提供一种适用的挑流鼻坎,解决该地形条件下挑流水舌归槽与下游河道的防冲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岸边 溢洪道 泄洪 出口 挑流鼻坎 | ||
【主权项】:
1.用于岸边溢洪道或泄洪洞出口的挑流鼻坎,由底板(1)、第一边墙(2)和第二边墙(3)构成,底板(1)包括过水面(1‑1)及与过水面相交的两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过水面(1‑1)为向上凹的圆弧面,该过水面(1‑1)沿水流方向依次由等弧度段(1‑1‑1)、齿状出口段(1‑1‑2)组成,过水面等弧度段(1‑1‑1)的两侧面是轴线相同、圆心角相同、半径之差为底板宽度的圆柱面,过水面齿状出口段为一个大齿(1‑1‑2‑1)和一个小齿(1‑1‑2‑2)形成的齿状结构,大齿(1‑1‑2‑1)位于沿水流转弯方向的外侧,其外侧面的半径与过水面的等弧度段(1‑1‑1)相应侧面的半径相同,大齿出口切线与溢洪道或泄洪洞轴线的夹角为α,溢洪道或泄洪洞轴线与河床中泓线的夹角为γ,(‑5°+γ)≤α≤(5°+γ),小齿(1‑1‑2‑2)位于沿水流转弯方向的内侧,其外侧面的半径与过水面等弧度段(1‑1‑1)相应侧面的半径相同,所述底板的过水面(1‑1)以相切的方式与岸边溢洪道或泄洪洞(4)底板的过水面相接,所述第一边墙(2)和第二边墙(3)分别与底板两侧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形成不同尺寸的圆柱面边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739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