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形平凹两用电磁炉的制备方法、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1915.7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7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汉敏;曾科;林国清;钟鸿学;黄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臻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8;H05B6/06;H05B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平凹两用电磁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壳体,在壳体中设置控制电路板;(2)复合线圈盘的制备;(3)将复合线圈盘放置于壳体空腔中;(4)制备微晶板;(5)将复合线圈盘贴合于微晶板下表面,并将微晶板与壳体组装于一体。还公开了可变形平凹两用电磁炉装置、及可变形平凹两用电磁炉装置的控制系统。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降低了使用不合适锅具对电磁炉和锅具造成的危害,圆底锅加热炉灶与平底锅加热炉灶得到良好兼容,同时,实现对燃气灶工作模式、土柴灶工作模式与焦煤灶工作模式的模拟,提高电磁炉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实用性,满足国人对于不同锅具的使用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形 制备 电磁炉装置 复合线圈 工作模式 电磁炉 微晶板 锅具 加热炉灶 控制系统 平底锅 控制电路板 焦煤 壳体空腔 壳体组装 制备壳体 燃气灶 下表面 圆底锅 柴灶 壳体 贴合 兼容 | ||
【主权项】:
1.一种可变形平凹两用电磁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具有一空腔的壳体,该壳体上端开设一开口,在该空腔内设置一控制电路板、一固定支架与一活动支架,并在该固定支架上设置一固定支撑平台,在该活动支架上设置一活动支撑平台,同时,在该壳体上端设置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一控制面板;(2)复合线圈盘的制备(2.1)制备一外线圈盘,该外线圈盘主要由若干扇形外线圈块组装而成,在每两块扇形外线圈块之间预留一外间隙,并在该外间隙中设置若干外伸缩线圈,该外伸缩线圈将相邻的两块扇形外线圈块连接于一体;(2.2)制备一内线圈盘,该内线圈盘主要由若干扇形内线圈块组装而成,在每两块扇形内线圈块之间预留一内间隙,并在该内间隙中设置若干内伸缩线圈,该内伸缩线圈将相邻的两块扇形内线圈块连接于一体;(2.3)将内线圈盘安装于外线圈盘中心轴方向上,并将外线圈盘与内线圈盘之间通过控制电路板输出的一铜线串联,且将该铜线一端缠绕于外线圈盘上,另一端缠绕于内线圈盘上,形成复合线圈盘;(3)将复合线圈盘放置于壳体空腔中,在每一扇形外线圈块下端连接一第一外弹性件,且将该第一外弹性件下端连接至固定支撑平台上,在每一扇形内线圈块下端连接一第一内弹性件,且该第一内弹性件下端连接至活动支撑平台上,同时将复合线圈盘安装于开口正下方;(4)制备与开口大小相匹配的一微晶板,该微晶板主要由一内微晶板体、围设于内微晶板体外的外微晶板体组装而成,该外微晶板体主要由若干微晶板盘组成,且在内微晶板体与外微晶板体之间、相邻的两块微晶板盘之间分别预留一环形间隙,同时,每一微晶板盘主要由若干扇形微晶板块组装而成,在相邻的两块扇形微晶板块之间预留一间隙;(5)将微晶板盖合于开口上,使复合线圈盘贴合于微晶板下表面,并在内微晶板体底部与活动支撑平台之间设置一伸缩杆,用以连接内微晶板体与活动支撑平台,在位于外侧的微晶板盘上的每一扇形微晶板块底部与固定支撑平台之间、位于内侧的微晶板盘上的每一扇形微晶板块底部与活动支撑平台之间分别连接一第二弹性件,并将微晶板与壳体组装于一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臻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臻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19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