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泡车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2656.X | 申请日: | 2016-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军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9/00;A63H3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仲崇明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泡泡车的使用方法,泡泡车包括有滑板车以及泡泡装置,泡泡装置包括有脚踏板、泡液容器、杠杆、孔板以及弹簧;泡液容器设有导孔以及导槽,孔板与导槽动配合连接,脚踏板与导孔动配合连接,弹簧位于脚踏板与泡液容器之间,杠杆的支撑轴与泡液容器铰接,杠杆的主动端与脚踏板连接,杠杆的被动端与孔板连接,孔板设有通孔,泡液容器与滑板车连接;使用时,利用人体重力以及弹簧的弹力驱动泡泡装置的脚踏板上下移动,通过脚踏板驱动杠杆摆动,利用杠杆驱动孔板上下移动,将孔板的泡泡液膜带动到泡液容器外面,利用滑板车前进迎面吹来的风,吹通孔的泡泡液膜,产生液体泡泡,增加儿童游玩滑板车的乐趣。 | ||
搜索关键词: | 泡泡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泡泡车的使用方法,泡泡车包括有滑板车(1)以及泡泡装置(2),泡泡装置(2)包括有脚踏板(3)、泡液容器(4)、杠杆(5)、孔板(6)以及弹簧(7);泡液容器(4)设有导孔(8)以及导槽(9),孔板(6)与导槽(9)动配合连接,脚踏板(3)与导孔(8)动配合连接,弹簧(7)位于脚踏板(3)与泡液容器(4)之间,杠杆(5)的支撑轴(10)与泡液容器(4)铰接,杠杆(5)与脚踏板(3)以及孔板(6)连接,孔板(6)设有通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泡车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人体的前脚踏在脚踏板(3)上,后脚蹬地面驱动滑板车(1)前进;当后脚离开地面时,脚踏板(3)在人体的重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7)的弹力压脚踏板(3)向下移动,脚踏板(3)压杠杆(5)绕支撑轴(10)摆动,使杠杆(5)的主动端(11)向下摆动,使杠杆(5)的被动端(12)向上摆动,利用杠杆(5)的被动端(12)带动孔板(6)向上移动,孔板(6)的通孔(13)上升到泡液容器(4)的外面,通孔(13)的泡泡液膜(15)被滑板车(1)前进迎面吹来的风吹出,产生液体泡泡(16);当后脚回地面时,脚踏板(3)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脚踏板(3)带动杠杆(5)的主动端(11)向上摆动,使杠杆(5)的被动端(12)向下摆动,利用杠杆(5)的被动端(12)带动孔板(6)下降复位,重新回到泡液容器(4)的泡泡液(14)内;当后脚再离开地面时,脚踏板(3)通过杠杆(5)带动孔板(6)上升,利用滑板车(1)前进产生的风吹通孔(13)的泡泡液膜(15),再次产生液体泡泡(16);如此不断循环,增加儿童玩滑板车(1)的兴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军,未经陈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265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