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菌株及其在香菇栽培方法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7201.7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9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起;孙明军;白相永;邓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惠民春生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东起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G18/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韩洪淼 |
地址: | 251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菌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香菇菌株及其在香菇栽培方法中的应用。一种香菇菌株,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2501;香菇菌株在香菇栽培方法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养料的配制;(2)装袋灭菌;(3)接种;(4)菌袋培养;(5)出菇管理。菌柄白色,中生、菌柄长2~4.5厘米,菌柄直径1.4~1.9厘米;菌褶细白,孢子印淡白色。产量高,出菇可达5~6潮。生物学效率为93.2%,比对照香菇SD‑1提高9.6%。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菌株 及其 栽培 方法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香菇菌株在香菇栽培方法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香菇菌株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2501;所述菌株为:广温型,菌丝白色,浓密、绒毛状;子实体单生,菌盖半圆球形,菌盖直径为5~7厘米,菌盖厚度为1.2~2.2厘米,菌盖色泽浅黄褐色,含水量高时颜色有所加深,附有少量鳞片,菌肉组织致密,菌盖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白色,中生、菌柄长2~4.5厘米,菌柄直径1.4~1.9厘米;菌褶细白,孢子印淡白色;产量高,出菇可达5~6潮;具体步骤为:(1)养料的配制;(2)装袋灭菌;(3)接种;(4)菌袋培养;(5)出菇管理;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按配方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石膏1%,糖1%准备原料,要求使用优质阔叶树种粉碎而成,细度在1.5‑5mm,pH值在5‑5.5,总氮含量在0.3%‑0.8%,先把木屑、麦麸、石膏、糖拌匀,再加入水搅拌,含水量58—60%,pH值5‑5.5,然后装袋;所述的步骤(4)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25℃,菌丝布满料面后,温度控制到22‑23℃;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遮光培养;菌丝长满后进入转色期;培养约60天,菌丝长满料袋,培养料收缩并与塑料袋之间形成空隙,袋壁四周菌丝体膨胀、皱褶、隆起肿瘤状物占整个袋面2/3;手握菌袋的瘤状菌丝体,有弹性松软感;在接种穴四周,菌丝体出现棕褐色;所述的步骤(5),①菌棒脱袋后,保持室温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0%;经5~6天,菌丝表面长满浓白色气生菌丝;以后,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以增加氧气和光照,拉大菌棒表面干湿差;一般7~8天菌丝体局部开始转色;此时要结合通风一小时,连续喷水两天,每天l~2次,加快菌棒转色;②变温催蕾:菌棒转色后,每天白天覆盖薄膜,夜间半夜以后揭开薄膜;3~4天后,菌丝体由于变温的刺激而互相交织;菌棒表层也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不久便形成菇蕾,此时,棚内湿度保持90%左右,温度15~18℃;③进入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此时,棚内温度应保持l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每潮菇采收完毕,必须揭膜通风3~4小时,降低菇床湿度,使菌筒干燥,菌丝体充分休息复壮7天左右;当菌筒采菇后留下的凹陷处发白时,说明菌丝已经复壮;此时白天可进一步盖紧薄膜,提高温度,晚上揭膜通风,使菇床有较大温差;3~4天后,第二批菇迅速形成;第二批菇采收后,按照上述方法,增加通风次数,让菌丝复壮;然后连续喷水2~3天,拉大温差和干湿差,促进第三批菇蕾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惠民春生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东起,未经山东惠民春生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东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720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