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速度区间参数的变频空调冷媒泄露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7673.2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5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童怀;陈新;陈新度;黄国宏;李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F24F110/1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度区间参数的变频空调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室内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检测程序采用制冷或制热模式;在一个预设的速度区间内,对空调系统的电参数和温度参数进行测量,测量压缩机在每个频率节点下运行稳定时的压缩机电压和电流参数、室内和室外环境温度、室内和室外换热器温度;获取预设速度区间内压缩机功率曲线;获取预设速度区间内室内换热器温度变化曲线;判断压缩机是否正常运行;如压缩机正常运行,则判断实测温度变化曲线的有效性;判定冷媒是否泄漏。本发明通过在一个预设的速度区间内,对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温度参数进行测量,通过温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冷媒是否泄露,检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速度 区间 参数 变频空调 冷媒 泄露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速度区间参数的变频空调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根据室内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检测程序采用制冷或制热模式;S2:在一个预设的速度区间内,在室内风机转速和室外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对空调系统的电参数和温度参数进行测量,测量压缩机在每个频率节点下运行稳定时的压缩机电压和电流参数、室内和室外环境温度、室内和室外换热器温度;S3:获取预设速度区间内压缩机功率曲线;S4:获取预设速度区间内室内换热器温度变化曲线;S5:判断压缩机是否正常运行;S6:如压缩机正常运行,则判断实测温度变化曲线的有效性;S7:判定冷媒是否泄漏;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当用户感知变频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变差时,通过遥控器专用功能启动变频空调冷媒泄露检测程序;步骤S3包括步骤S31:根据每个频率节点下压缩机电压和电流参数,计算压缩机的功率,通过对各频率节点压缩机功率的逐一计算,获得一组压缩机实测功率曲线;S32:根据室内和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空调运行模式,调取对应的压缩机预设标称功率曲线;步骤S4包括步骤S41:根据每个频率节点值下测量的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获得一组室内换热器实测温度变化曲线;S42:根据室内和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空调运行模式,调取对应的室内换热器预设标称温度变化曲线;步骤S5包括步骤:S51:在每一个频率节点下压缩机的功率与预设标称功率的误差在该频率节点预设的功率阈值范围内时,则判定压缩机正常运行,冷媒泄露检测继续进行;S52:在每一个频率节点下压缩机的功率与预设标称功率误差超出该频率节点预设的功率阈值范围内时,则判定压缩机不正常运行,给出压缩机不正常运行的报警信号,退出冷媒泄露检测程序;步骤S6包括步骤S61:在空调制冷模式下,如果随着压缩机运行频率的上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降低,则判定实测温度变化曲线有效;如果随着压缩机运行频率的上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反而上升,则直接判定空调冷媒严重泄露;S62:在空调制热模式下,如果随着压缩机运行频率的上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高,则判定实测温度变化曲线有效,如果随着压缩机运行频率的上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反而降低,则判定系统存在其他故障;步骤S7包括步骤S71:根据室内室外环境温度,根据最小频率节点室内换热器预设标称温度、最大频率节点室内换热器预设标称温度,计算两者之间的温差幅值,进一步计算预设温差阈值;S72:根据最小频率节点室内换热器实测温度、最大频率节点室内换热器实测温度计算两者之间的温差幅值;S73:如果所述温差幅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差阈值,不论空调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都判定空调冷媒泄露;如果所述温差幅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阈值,不论空调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都判定空调不存在空调冷媒泄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76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制冷能力不足的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