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GCC的近零排放燃煤发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8933.8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1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程健;许世森;王洪建;张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F02C6/00 | 分类号: | F02C6/00;F02C6/18;F02C3/22;F02C3/30;F02C3/04;F01K23/10;F01K11/02;E21B43/16;C10J3/00;C10J3/84;C10J3/86;B65G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IGCC的近零排放燃煤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燃烧前CO2捕集,并且将捕集后的CO2用于驱油、驱气以及埋存,充分利用了气化炉产生的热量,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率,并且实现燃煤发电的近零排放;本发明能够使得系统的CO2的捕集率大于90%,发电效率大于40%,大大提高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环保特性,同时实现了CO2的封存和资源化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gcc 排放 燃煤 发电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IGCC的近零排放燃煤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分装置(1),空分装置(1)的入口通入空气,空分装置(1)的氧气出口接气化炉(2)的氧气入口,空分装置(1)的氮气出口接氮气分离器(3);气化炉(2)的煤入口加入煤,气化炉(2)的蒸汽入口接余热锅炉(4)的蒸汽出口,气化炉(2)的合成气出口连接高温换热器(5)的高温气体入口;氮气分离器(3)的一个出口接高温换热器(5)的低温气体入口,另一个出口接氮气回收装置(6);高温换热器(5)的高温气体出口接除尘装置(7)的入口,高温换热器(5)的低温气体出口接燃烧室(13);除尘装置(7)的出口接水汽变换装置(8)的入口;水汽变换装置(8)的蒸汽入口接余热锅炉(4)的蒸汽出口,水汽变换装置(8)的气体出口接脱硫脱碳装置(9)的气体入口;脱硫脱碳装置(9)的H2S出口接硫回收装置(11),脱硫脱碳装置(9)的CO2气体出口接压缩液化装置(10),脱硫脱碳装置(9)的富氢气体出口接燃烧加湿器(12);硫回收装置(11)的出口产出硫;燃料加湿器(12)的蒸汽入口接余热锅炉(4)的蒸汽出口,燃料加湿器(12)的富氢气体出口接燃烧室(13);燃烧室(13)的空气入口接压气机(14)的高压空气出口,燃烧室(13)的燃气出口接燃气透平(15)的燃气入口;压气机(14)的入口通入空气;燃气透平(15)的出口接余热锅炉(4)的高温气体入口,燃气透平(15)与第一发电机(16)相连接,第一发电机(16)输出电能;余热锅炉(4)的蒸汽出口连接蒸汽轮机(17)的蒸汽入口,余热锅炉(4)的给水入口连接蒸汽轮机(17)的给水出口,余热锅炉(4)的水入口中通入水;蒸汽轮机(17)与第二发电机(18)相连接,第二发电机(18)产出电能;压缩液化装置(10)的液态CO2出口连接液态CO2运输装置(19)液态CO2入口,压缩液化装置(10)产生的液态CO2输入到液态CO2运输装置(19)中,可用于驱油和地质封存;液态CO2运输装置(19)的出口连接CO2驱替石油装置(20)、CO2驱替煤层气装置(21)以及CO2地质封存装置(22);CO2驱替石油装置(20)产出石油,CO2驱替煤层气装置(21)产出煤层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893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