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个单滚道外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三个外隔圈宽度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91054.0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友;姜秀杰;顾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209 | 代理人: | 吴维敬 |
地址: | 1162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四个单滚道外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三个外隔圈宽度的确定方法,包括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外隔圈、第三外隔圈、测量块和参照测量块。它是通过测量块和参照测量块测量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相关尺寸,通过这些相关的尺寸和已知的轴向游隙的参数,换算出该轴承的三个外隔圈宽度的加工尺寸。按计算加工的隔圈宽度的尺寸,组装出的四个单滚道外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满足最初的设计要求。该工艺方法测量时只需翻转1次工件,操作简便,而且准确性高。在无平台情况下,只需使用多个测量块即可测量。 | ||
搜索关键词: | 四个 滚道 外圈 圆锥 滚子 轴承 三个 外隔圈 宽度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四个单滚道外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三个外隔圈宽度的确定方法,包括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第一外隔圈(4)、第三外隔圈(11)、测量块(20)和参照测量块(15);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主要由第一外圈(1)、第一圆锥组件(2)和第一内圈(3)构成;第一圆锥组件(2)的下部置入第一外圈(1)的上端口内,第一内圈(3)的下端口置入第一圆锥组件(2)的上端口内;第一外圈(1)、第一圆锥组件(2)和第一内圈(3)的垂直轴线同轴;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主要由第四外圈(12)、第四圆锥组件(13)和第三内圈(14)构成;第四圆锥组件(13)的下端口套接第三内圈(14)的,第四外圈(12)的下端口套接第四圆锥组件(13)的,第四外圈(12)、第四圆锥组件(13)和第三内圈(14)的垂直轴线同轴;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主要由第二外圈(5)、第二圆锥组件(6)、第二内圈(7)、第二外隔圈(8)、第三外圈(9)和第三圆锥组件(10)构成;第三圆锥组件(10)的下部置入第三外圈(9)的上端口,第二外隔圈(8)的下端面抵住第三外圈(9)的上端面,第二内圈(7)的下部置入第三圆锥组件(10)的上端口内,第二圆锥组件(6)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内圈(7)的上部,第二外圈(5)的下端口套接第二圆锥组件(6),第二外圈(5)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外隔圈(8)上端面;第二外圈(5)、第二圆锥组件(6)、第二内圈(7)、第二外隔圈(8)、第三外圈(9)和第三圆锥组件(10)的垂直轴线同轴;第三外隔圈(11)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的第四外圈(12)的第二面(26)侧的端面;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的第二内圈(7)的第四面(19)侧的端面抵住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的第三内圈(14)的第一面(25)侧的端面;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的第三外圈(9)的第三面(18)侧的端面抵住第三外隔圈(11)的上端面;第一外隔圈(4)的下端面抵住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的第二外圈(5)的第二面(17)侧的端面;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的第一内圈(3)的第一面(28)侧的端面抵住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的第二内圈(7)的第一面(16)侧的端面;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的第一外圈(1)的第二面(29)侧端面抵住第一外隔圈(4)的上端面;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第一外隔圈(4)和第三外隔圈(11)的中心轴线同轴;多个测量块(20)环形均匀布置于基础平面(24)上,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的第二内圈(7)的第四面(19)侧的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20)的上端面;参照测量块(15)的下端面抵住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的第二外圈(5)的第二面(17)侧的端面;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二内圈(7)的第一面(16)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a;测得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二外圈(5)的第二面(17)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h;多个测量块(20)环形均匀布置于基础平面(24)上,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第二内圈(7)的第一面(16)侧的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20)的上端面;参照测量块(15)的下端面抵住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3)的第三外圈(9)的第三面(18)侧的端面;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二内圈(7)的第四面(19)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b;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三外圈(9)的第三面(18)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h;多个测量块(20)环形均匀布置于基础平面(24)上,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的第三内圈(14)的第三面(27)侧的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20)的上端面;参照测量块(15)的下端面抵住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的第四外圈(12)的第二面(26)侧的端面;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2)的第三内圈(14)的第一面(25)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e;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四外圈(12)的第二面(26)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h;多个测量块(20)环形均匀布置于基础平面(24)上,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的第一内圈(3)的第三面(30)侧的端面抵住多个测量块(20)的上端面;参照测量块(15)的下端面抵住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的第一外圈(1)的第二面(29)侧的端面;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的第一内圈(3)的第一面(28)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f;测得参照测量块(15)的上端面到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的第一外圈(1)的第二面(29)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为h;第一外隔圈(4)的宽度标称尺寸为:d1=a+e+2h;第一外隔圈(4)的宽度加工尺寸为:d1~=a+e+2h—Ga;Ga为四个单滚道外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第二外隔圈(8)的宽度标称尺寸为:d=B‑C‑D‑a‑b‑2h;B为第二内圈(7)的宽度;C为第二外圈(5)的宽度;D第三外圈(9)的宽度;第二外隔圈(8)的宽度加工尺寸为:d~=B‑C‑D‑a‑b‑2h+ Ga;第三外隔圈(11)的宽度标称尺寸为:d2=b+f+2h;第三外隔圈(11)的宽度加工尺寸为:d2~=b+f+2h‑ G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910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