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仰扫式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的挠度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98421.X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8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熊木地;张文帝;王莹;乌旭;杨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9/12 | 分类号: | B63B39/1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仰扫式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的挠度补偿方法,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超声波传感器阵列、自动升降模块、水下压力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挠度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自动升降模块;构建超声波传感器阵列;构建水下压力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计算;显示模块显示计算结果。超声波传感器阵列安装在钢性结构的检测门支架上,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检测门中间部分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本发明利用挠度补偿算法,充分考虑了检测门的挠度影响,对检测吃水深度误差进行补偿处理,使数据更加清晰简单,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本发明提高了整个吃水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并有利于日后使用的维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仰扫式 船舶 吃水 检测 系统 挠度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仰扫式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的挠度补偿方法,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超声波传感器阵列(2)、自动升降模块(1)、水下压力传感器模块(3)、显示模块(5)、数据采集传输模块(8)和数据处理模块(4),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阵列(2)安装于检测门(7)上,用于测量检测门(7)与被测船舶(6)的距离;所述的自动升降模块(1)为安装在航道两侧岸上的自动升降机,用来调节检测门(7)在水中的位置;所述的水下压力传感器模块(3)是安装在检测门(7)上的压力传感器,用来实时监测水位变化;所述的显示模块(5)是提供相应的人际交互界面,方便在离检测位置较远地方的工作人员观看被测船舶(6)实时吃水情况;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4)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8)连接,用来将超声波传感器阵列(2)和水下压力传感器模块(3)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被测船舶(6)吃水深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度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自动升降模块(1);将自动升降机安装在航道两侧的岸上,构成自动升降模块(1);将自动升降机与检测门(7)用缆绳相连在一起,根据水位变化通过自动升降机调节检测门(7)在水中的位置;B、构建超声波传感器阵列(2);在检测门(7)上安装M个面向水面的超声波传感器,构成超声波传感器阵列(2),设相邻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N,则第i个超声波传感器与检测门(7)最左端位置的距离为:Si=N(i‑1) i=1、2、…、M检测门(7)总长度为S=(M‑1)NC、构建水下压力传感器模块(3);在检测门(7)上同时安装P个压力传感器,设相邻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Q,则第j个压力传感器与检测门(7)最左端位置的距离为Xj=Q(j‑1) j=1、2、…、P且N<Q<2N即满足对检测门(7)姿态的测量要求,在检测门(7)不发生挠度变化的情况下,设第j个压力传感器测得的距离水面深度值为Hj,则构成的数组为{H1,H2,H3,.....HP};在检测门(7)发生挠度变化之后和有船舶(6)通过的情况下,设压力传感器测得的距离水面深度值为dj,构成的数组为{d1,d2,d3,....dp},设Δdj为压力传感器扰度补偿值,则Δdj=dj‑HjD、数据处理模块(4)进行分析计算;由于受水面波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检测门(7)会发生一定的倾斜;先在检测门(7)没有产生挠度情况下,根据水下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4)计算出第i个超声波传感器到水面的距离为hi;检测门(7)发生挠度变化时,由于超声波传感器阵列(2)是实时采集数据,所以当有船舶(6)通过时,根据水下压力传感器测量,通过数据处理模块(4)计算出超声波传感器到船舶(6)底部的实际距离为Di;由于相邻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N,相邻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Q,则距离比值为N/P,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通过数据处理模块(4)计算出第i个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门(7)挠度补偿值ΔSi,则最后,计算出船舶(6)实际吃水深度值Gi为:Gi=ΔSi+hi‑DiE、显示模块(5)显示计算结果;显示模块(5)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实时吃水计算结果,给工作人员和检查人员带来更方便的监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9842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子自动控制攻角式T型翼
- 下一篇:船体自修补智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