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0175.7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50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明;谭旭;严玉蓉;何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是将有机二元酸酐和有机二元胺聚合得到的含氟聚酰亚胺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并在室温下加入锂盐和类流体,以质量百分比计,搅拌均匀配成固含量为5%~35%的溶液;将溶液制成厚度为10μm~1mm的均质膜,得到基于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电解质。类流体的添加可使离子电导率得到很大提高,并可以使得难以与锂盐相容的聚酰亚胺变得可以复合。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远高于常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超过10‐3S/cm的离子电导率,超过300℃的耐热温度,极低的高温热收缩率以及高机械强度,很好地满足了聚合物电解质安全性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酰亚胺 聚合物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机二元酸酐和有机二元胺聚合得到的含氟聚酰亚胺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并在室温下加入锂盐和类流体,以质量百分比计,搅拌均匀配成固含量为5%~35%的溶液;将溶液制成厚度为10μm~1mm的均质膜,得到基于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电解质;所述的类流体通式为:[A][Me];所述的[Me]为:[AlCl4]‐、[AlCl7]‐、[BF4]‐、[PF6]‐、[SbF6]‐、Br‐、Cl‐、[C4F9SO3]‐、[CF3CO2]‐、[C3F7CO2]‐、[CF3SO3]‐、[(CF3SO2)2N]‐、[NO3]‐、[SnCl3]‐、[Sn2Cl5]‐和[RS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A]为:![]()
其中,R3、R4、R5和R6为:C1~C50的烃基;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氧化铁、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基于含氟聚酰亚胺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为![]()
中的一种;R2为![]()
![]()
所述的n为50~10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017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