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模机构及设有该顶模机构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0666.1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2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贺峥嵘;王玉雷;侯正乾;李振锋;周坚;张丽;郝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航动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9/00 | 分类号: | B22C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模机构及设有该顶模机构的模具,顶模机构包括:用于承受作用力的顶模板,顶模板连接有用于抵顶成型件的顶模杆,顶模杆的外圆上装设有受作用力时压缩且在作用力消除后自动回复至初始状态的弹性件,弹性件一端的端部抵顶顶模板。模具活块内设有用于安装顶模机构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的一端与型腔面连通,顶模机构滑动装设于安装通道中,且弹性件另一端的端部抵顶安装通道。模具活块上设有连通安装通道以供外部的施力机构对顶模板施加作用力的顶模孔,施力机构穿过顶模孔对顶模板施加作用力,顶模板平移并压缩弹性件以使顶模杆滑出安装通道以抵顶成型件,施力机构撤除后,顶模杆和顶模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设有 模具 | ||
【主权项】:
1.一种顶模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装设于模具活块(10)中、以在外力作用下抵顶待出模的成型件以使所述成型件与所述模具活块(10)的型腔面(101)分离并在外力消除后自动复位,所述成型件为具有扭曲、窄小、薄壁结构的蜡模或陶瓷型芯,所述顶模机构包括:用于承受作用力的顶模板(20),所述顶模板(20)连接有用于抵顶所述成型件的顶模杆(30),所述顶模杆(30)的外圆上装设有受作用力时压缩且在作用力消除后自动回复至初始状态的弹性件(40),所述弹性件(40)一端的端部抵顶所述顶模板(20);所述模具活块(10)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顶模机构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型腔面(101)连通,所述顶模机构滑动装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中,且所述弹性件(40)另一端的端部抵顶所述安装通道;所述模具活块(10)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通道以供外部的施力机构对所述顶模板(20)施加作用力的顶模孔(102),所述施力机构穿过所述顶模孔(102)对所述顶模板(20)施加作用力,所述顶模板(20)平移并压缩所述弹性件(40)以使所述顶模杆(30)滑出所述安装通道以抵顶所述成型件,所述施力机构撤除后,所述顶模杆(30)和所述顶模板(20)在所述弹性件(40)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安装通道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顶模杆(30)的第一安装段(103)、与所述第一安装段(103)相连以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40)的第二安装段(104)及与所述第二安装段(104)相连以用于安装所述顶模板(20)的第三安装段(105),所述第一安装段(103)与所述型腔面(101)连通,所述第三安装段(105)与所述顶模孔(102)连通;所述顶模杆(30)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103)中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段(104)中;所述弹性件(40)装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段(104)中,且其一端的端部抵顶所述第二安装段(104)与所述第一安装段(103)连接处的台阶面;所述顶模板(20)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段(105)中且一端面在顶模开始时抵顶所述第三安装段(105)与所述顶模孔(102)连接处的台阶面,另一相对端面用于在顶模结束时抵顶所述第三安装段(105)与所述第二安装段(104)连接处的台阶面;所述顶模杆(30)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顶模杆(30)的一端均与所述顶模板(20)相连,各所述顶模杆(30)的外圆上装设有所述弹性件(40);所述安装通道包括用于分别安装多根所述顶模杆(30)的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段(103),各所述第一安装段(1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腔面(101)和所述第二安装段(104)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航动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航动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06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