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式超空化离心泵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7778.X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7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李梦圆;朱荣生;张本营;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田玉菲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式超空化离心泵叶轮叶轮,该叶轮主要由叶片(1)、叶轮前盖板(2)、叶轮后盖板(3)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改造超空化叶片泵的叶片(1)的几何结构,根据不同设计工况要求,分别采用单一短小的超空化叶片或超空化叶片与无过载叶片组合成的组合叶片,并改造叶片进口几何形状从而同时满足超空化要求和更大固体颗粒无柱塞通过叶轮的要求,可以让叶轮中的叶片在运行过程中不受较大的固体颗粒磨损,并且能有效减少运行过程中叶片所受的摩擦阻力,提高超空化泵的工作效率、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式超空化 离心泵 叶轮 | ||
【主权项】:
1.一种无损式超空化离心泵叶轮,由叶片(1)、叶轮前盖板(2)、叶轮后盖板(3)组成,叶片(1)固定连接在叶轮前盖板(2)和叶轮后盖板(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采用单一短小的超空化叶片,所述超空化叶片的环绕吸入口包角α为210°,所述超空化叶片背面吸入口径向方向处设有径向的凹槽(4);当设计工况要求叶片出口直径小于或等于叶轮外径时,所述超空化叶片背面从凹槽(4)到叶片尾部之间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为:所述超空化叶片工作面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为:式中:Ln—叶片背面从凹槽(4)到叶片尾部之间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单位m;Dx—叶轮吸入口直径,单位m;θ1—叶片背面该部分曲线上的点相对于背面凹槽(4)的夹角,取值范围0°~105°,单位:度;Lw—叶片工作面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单位m;θ2—叶片工作面该部分曲线上的点相对于起点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210°,单位:度;当设计工况要求叶片出口直径大于叶轮外径时,采用超空化叶片与无过载叶片组合成的组合叶片,即在所述的超空化叶片的尾部基础上延伸形成一段无过载式叶片(5);所述超空化叶片背面从凹槽(4)到叶片尾部之间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所述超空化叶片工作面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为:式中:Ln—叶片背面从凹槽(4)到叶片尾部之间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单位m;Dx—叶轮吸入口直径,单位m;θ1—叶片背面该部分曲线上的点相对于背面凹槽(4)的夹角,取值范围0°~105°,单位:度;Lw—叶片工作面围绕吸入口部分的曲线方程,单位m;θ2—叶片工作面该部分曲线上的点相对于起点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210°,单位:度;所述延伸的无过载式叶片(5)出口宽度b2,和叶轮外径D2的公式为:式中:b2—延伸的无过载式出口宽度,单位m;D2—延伸的无过载式叶片的叶轮外径,单位m;ns—泵的比转速;Ku—速度系数;H—泵的扬程,单位:m;n—泵的转速,单位:r/min;所述延伸的无过载式叶片(5)出口角β2的公式为:式中:β2—延伸的无过载式叶片出口角,单位:度;ns—泵的比转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未经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777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