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2658.9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4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龙;周明忠;温亦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G09G3/32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本发明的AMOLED像素驱动电路为6T1C结构,包括作为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电容(C1)、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1),接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三扫描信号(Scan3)、发光信号(EM)、数据信号(Data)、及参考电压(Vref),该电路能够有效补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解决由阈值电压漂移导致的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不稳定的问题,保证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均匀,改善画面的显示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amoled 像素 驱动 电路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电容(C1)、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1);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S),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D);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接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源极电性连接参考电压(Vref),漏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接入第二扫描信号(Scan2),源极接入数据信号(Data),漏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S);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接入第三扫描信号(Scan3),源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D);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接入发光信号(EM),源极接入电源正电压(OVDD),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D);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接入发光信号(EM),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S),漏极电性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电性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漏极,阴极接入电源负电压(OVS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265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级醇无水酒精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的酒精粗馏设备及其粗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