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后掠布局的乘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2726.1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4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振;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21/00 | 分类号: | B64C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后掠布局的乘波体,所述的乘波体的上表面为自由流面追踪得到的平面,下表面为具有乘波性能的曲面,该曲面通过钝头区域、大后掠角区域和小后掠角区域进行描述;其中,钝头区域为乘波体设计中的流线追踪曲面,钝头前缘线在对称轴处的切率为零;大后掠角区域也称内翼部分,平滑连接于钝头区域的两侧,其外型面由前缘线和曲线组成,前缘线为大后掠直线,后掠角范围50°‑80°,且前缘线末端与钝头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乘波体半展长的30%,曲线为乘波体设计中的流线追踪线;小后掠角区域也称为外翼部分,平滑连接于大后掠角区域的流线两侧,小后掠角区域的前缘线为一条直线,后掠角30°‑7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后掠 布局 乘波体 | ||
【主权项】:
1.一种双后掠布局的乘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波体的上表面为自由流面追踪得到的平面,下表面为具有乘波性能的曲面,该曲面通过钝头区域、大后掠角区域和小后掠角区域进行描述;其中,钝头区域为乘波体设计中的流线追踪曲面,钝头前缘线在对称轴处的切率为零;大后掠角区域也称内翼部分,平滑连接于钝头区域的两侧,其外型面由前缘线和曲线组成,前缘线为大后掠直线,后掠角范围50°‑80°,且前缘线末端与钝头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乘波体半展长的30%,曲线为乘波体设计中的流线追踪线;小后掠角区域也称为外翼部分,平滑连接于大后掠角区域的流线两侧,小后掠角区域的前缘线为一条直线,后掠角30°‑7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272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