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增韧细棒的涂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7353.7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3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旭;陈利;房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关于一种复合材料增韧细棒的涂层方法,属于复合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该涂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浸润树脂的纤维束穿过小孔初成型模具,形成圆形的截面形状;然后,穿过内部存有碳纤维粉涂料的涂层室;第三,细棒经过不直接接触的吸尘装置,表面粘结不牢固的碳纤维粉将被去除;第四,细棒经过预热装置和加热装置进行预热和凝胶;第五,细棒经过定型模具进行定形;第六,细棒经过加热装置进行固化;最后,细棒经过带有细毛刷的吸尘器再次将细棒表面粘结不牢固的纤维粉去除。本发明的涂层方法可在细棒生产过程中实现,将纤维粉作为涂料,利用被涂层复合材料自身的粘结性能,无化学残留,无单独的涂层工序,方法简单,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增韧细棒 涂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材料增韧细棒的涂层方法,该涂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浸润树脂的纤维束穿过小孔初成型模具,形成圆形的截面形状,所述初成型模具具有等截面的圆形模腔,且模腔直径大小应满足纤维束在等截面的模腔内纤维体积含量在30%至70%之间;然后,穿过内部存有碳纤维粉涂料的贮存室(简称涂层室),涂层室为管状腔体结构,涂层室沿长度方向中轴具有孔洞,细棒从涂层室孔洞穿过,涂层室内腔由3至10个边的等边多边形面板拼接而成,每个边的边长大于10mm,内腔长度为0.05至0.5米之间,涂层室每个面板均采用导电材料,均可连接静电场和接地,两个相邻的面板之间不发生导电,当细棒在经过涂层室的过程中,静电场及接地线不断切换所连接的面板的位置,每一时刻有一个面板连接静电场,其余面板接地,每个面连接静电场持续的时间是0.5至5秒,静电场的切换方向是切换连接至上一个连接面板相对或斜对的面板;第三,细棒经过不直接接触的吸尘装置,表面粘结不牢固的碳纤维粉将被去除;第四,细棒经过预热装置和加热装置进行预热和凝胶;第五,细棒经过定型模具进行定形,所述定形模具具有等截面圆形模腔,且模腔直径要比初成型模具大0.05mm至1mm;第六,细棒经过加热装置进行固化,使细棒的固化度应达到70%以上;最后,细棒经过带有细毛刷的吸尘器再次将细棒表面粘结不牢固的纤维粉去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735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筋材拉挤模压成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挤拉法制备热塑碳纤维扁平弹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