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纤维膜纺丝喷头及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8150.X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1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学;任吉中;李晖;花开胜;赵丹;王颖;邓麦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D5/24 | 分类号: | D01D5/24;D01D5/34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晓琴;张亚男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中空纤维膜纺丝喷头及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方法,所述喷头包括一个带溶液通道的喷头体,其内设置通道Ⅰ、通道Ⅱ、中心液管、集液管和纺丝成型区,通道Ⅰ和通道Ⅱ的末端均与集液管连接,中心液管设置于喷头体中心,其下半部分穿过集液管并延伸至纺丝成型区。制备膜的纺丝液分别通过通道Ⅰ、通道Ⅱ注入,并在集液管内汇合,再与芯液接触进行溶剂交换,纺丝成膜。本发明的喷头和方法中,纺丝液汇合的更好,避免膜丝的分层现象。本发明的喷头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分离层与支撑层之间紧密结合,不分离,不分层,具有较好的选择透过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纤维 纺丝 喷头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中空纤维膜纺丝喷头,包括一个带溶液通道的喷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体内设置通道Ⅰ(11)、通道Ⅱ(12)、中心液管(13)、集液管(14)和纺丝成型区(2),所述通道Ⅰ(11)为“L”型,其入口设置于喷头体的上端面上,其末端与设置于喷头体下半部中心的集液管(14)上端相通;所述通道Ⅱ(12)的入口设置于喷头体的侧壁上,水平延伸至集液管(14)侧壁并与之相通;所述中心液管(13)为设置于喷头体中心的中空液管,其下半部分穿过集液管(14)并延伸至纺丝成型区(2);所述集液管(14)设置于喷头体的中心,其上端始于通道Ⅰ(11)的出口,下端止于纺丝成型区(2);所述纺丝成型区(2)设置于中心液管(13)下方;所述中心液管(13)与喷头体一体成型,其下端为倒角,形成喷头状,其倒角弧度为75~87度;所述通道Ⅱ(12)分为三段:第一进液段(121)、溶液缓冲区(122)和第二进液段(123),所述第一进液段(121)为一个水平通道,所述溶液缓冲区(122)为一个以集液管(14)为轴心、深度大于第一进液段(121)的深槽状环形区域,所述第二进液段(123)为连通溶液缓冲区(122)和集液管(14)的通道,其为一个环形区域,或为2N条以集液管(14)为中心轴对称的通道,其中N≥1;所述第一进液段(121)的深度为0.3~0.8mm,所述溶液缓冲区(122)的深度为0.7~1.3mm,所述第二进液段(123)的深度为0.3~0.8mm,所述溶液缓冲区(122)的深度总是大于第一进液段(121)和第二进液段(123)的深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815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切割的拉丝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热切割拉丝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