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纳米颗粒在二氧化钛单晶表面形成的光学防伪标识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8898.X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0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杰;刘文哲;陈昂;张译文;王杰;夏雨羽;王博;石磊;刘晓晗;资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22F9/2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防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银纳米颗粒在二氧化钛单晶表面形成的光学防伪标识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首先把硝酸银溶液滴到二氧化钛单晶片的表面,然后用紫外灯照射几分钟,使二氧化钛单晶片表面生长上银纳米颗粒;然后利用微米级的光刻版套在样品表面,同时用单色光照射银纳米颗粒,由于热电子转移发生化学反应,使样品表面的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峰位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有波长选择特性的图案。此图案可以用来做微纳米级别的防伪标识。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且周期很短,得到的防伪标识有波长选择性,分辨率高,这是一般纸质防伪标识所不具备的。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颗粒 氧化 钛单晶 表面 形成 光学 防伪 标识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银纳米颗粒在二氧化钛单晶表面形成的光学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首先,将1 mol/L的酒精和硝酸银溶液按照1:0.8‑1.2体积比例混合均匀;用移液枪吸取15‑30 uL混合溶液滴在清晰干净的二氧化钛单晶片上,晶片晶向:110;然后用手持式的紫外灯以波长为365纳米的单色光照射样品3‑5分钟,在二氧化钛单晶片表面生长形成银纳米颗粒;(2)然后,将样品放置在水和乙醇混合的溶液中,在样品表面覆盖一个光学面具,该光学面具上具有根据需要而制备的防伪标识图案,用单色光照射,单色光光强为10‑18毫瓦/每平方厘米,照射4‑8分钟,形成一个有波长选择特性的防伪标识图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889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头自动聚焦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阵列镜头的同时拍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