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介入金属热还原制备纳米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5278.7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5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娟;周向阳;任永鹏;聂阳;陈松;吴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023 | 分类号: | C01B33/023;H01M4/3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介入的金属热还原制备纳米硅的方法,利用金属离子溶液以及液态硅源作为原料,通过共沉积得到纳米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再以此前驱体与金属热还原反应还原剂混合,控制反应条件,金属热还原反应后将介入金属去除,从而制备得到具有多种形貌的纳米硅颗粒。由于前驱体的多孔结构,利于还原过程中还原剂金属的渗入,使反应得以更均匀地进行。反应产物的微观结构能够通过调节金属的种类和量进行调节,因此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硅颗粒具有外观形貌均一、孔径分布均匀、比表面积高和制备成本低的特点。该方法利用水玻璃等硅源和金属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易于放大生产,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介入 还原 制备 纳米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金属介入金属热还原制备纳米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液态硅源,以及可溶性金属盐或金属盐络合物为原料,得到纳米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复合物前驱体;将纳米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复合物前驱体、碱金属氯化物和/或碱土金属氯化物、金属热还原反应还原剂在保护性气氛下升温反应,将得到的产物进一步溶于稀酸中,过滤,所得滤渣再溶于氢氟酸或碱液中反应,得到产物;金属热还原温度为650‑9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352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过渡金属磷硅化物的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可消除多晶硅碳头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