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4434.6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4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运;隋杨;龚元明;牛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72;H01M10/6568;H01M10/6557;H01M10/659;H01M10/625;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李明洁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电池包箱体内部,由电池模组‑导热体‑半导体热电组件‑液体导热通道形成的导热通路内,所述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在高温环境下执行制冷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以下,成为制冷面,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上升,成为散热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液体导热通道携带排出;在低温环境下执行加热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上升,成为加热面,通过导热体热传导将电池模组温度加热以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同时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下降,成为吸热面。本方法及装置集制冷、加热于一体,结构紧凑、换热高效,能够保证电池始终在最佳温度环境中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电 效应 电池 模组 管理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包箱体(16)内部,由上至下顺次紧贴配置电池模组(1),导热支撑板(3),半导体热电组件和液体导热通道(7),并在电池模组(1)内匀布多个导热体,导热体下部紧贴导热支撑板(3),其中:导热支撑板(3)横置,其四周边缘紧贴电池包箱体(16)内壁;半导体热电组件包括横置的第一热交换板(4)和第二热交换板(6),以及立置紧贴在两者之间的若干个热电单元(5),每个热电单元(5)包括串联电连接的若干对P型热电臂和N型热电臂,热电单元(5)之间串/并联电连接;单个半导体热电组件的正负极直接与电池包箱体(16)外部的直流电源正负极电连接;或者,多个半导体热电组件串/并联电连接后,其正负极再与电池包箱体(16)外部的直流电源电正负极连接;并且,半导体热电组件的电流方向能够切换;液体导热通道(7)位于电池包箱体(16)底部,液体导热通道(7)内盛装导热液体,对应液体导热通道(7)的两端端口,在电池包箱体(16)上开设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液体导热通道(7)通过电池包箱体外部配置的泵机与外部换热器连通;电池包箱体(16)内部的电池模组(1)‑导热体‑半导体热电组件‑液体导热通道(7)形成导热通路,电池包箱体(16)外部的泵机将液体导热通道(7)内的导热液体抽吸循环形成液体换热通路,所述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在高温环境下执行制冷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以下,成为制冷面,并通过导热体热传导将电池模组(1)温度降低至环境温度以下,同时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上升,成为散热面,此时泵机开启,散热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液体换热通路内导热液体的循环携带排出;在低温环境下执行加热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上升,成为加热面,通过导热体热传导将电池模组(1)温度加热以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同时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下降,成为吸热面,如果吸热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则泵机开启,液体换热通路内导热液体的循环吸收环境热量换热,随着电池模组(1)开始工作发热,吸热面温度逐渐升高、直至等于或者高于环境温度,此时无需利用液体换热通路内导热液体的循环换热,泵机关闭,通过电池包箱体(16)直接换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4443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端的水上设备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终端系统升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