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结构跨越地裂缝实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6169.5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4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熊仲明;张朝;程攀;苑婷婷;韦俊;霍晓鹏;王丙锐;黄汉英;慕雨生;陈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框架结构跨越地裂缝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1、采用剪切模型土箱模拟地裂缝场地:首先采用木板在土箱中预留地裂缝带位置,周围土按实际地层土质要求的密实程度和重度进行分层填筑、夯实并分层埋置传感器,然后取出木板在其位置处填充粉细砂和熟石灰拌合而成的混合物,并按照设计高度来埋置加速度传感器;2、建立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并在模型的每层每个柱点都布置应变片;3、将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吊装到土箱中;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底部埋入土中;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共三跨,中间一跨横跨地裂缝。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如何模拟地裂缝场地的问题;为以后在活动性较弱或趋于稳定的地裂缝场地建设一般性建筑物提供可靠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地裂缝 结构模型 上部框架 土箱 框架结构 实验系统 模拟地 埋置 裂缝 木板 活动性 加速度传感器 密实 场地建设 地层土质 分层填筑 剪切模型 混合物 传感器 带位置 熟石灰 填充粉 位置处 应变片 分层 夯实 细砂 吊装 预留 横跨 建筑物 取出 | ||
【主权项】:
1.一种框架结构跨越地裂缝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剪切模型土箱模拟地裂缝场地:首先采用木板在土箱中预留地裂缝带位置,周围土按实际地层土质要求的密实程度和重度进行分层填筑、夯实并分层埋置传感器,然后取出木板在其位置处填充粉细砂和熟石灰拌合而成的混合物,并按照设计高度来埋置加速度传感器;(2)建立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并在模型的每层每个柱点都布置应变片;(3)将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吊装到土箱中;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底部埋入土中;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共三跨,中间一跨横跨地裂缝;步骤(2)中以1:15比例缩尺建立上部框架缩尺结构模型;步骤(3)中采用吊架将步骤(2)中以1:15比例建立的上部框架缩尺模型吊装到土箱中;吊架包括钢架(11)、底部方钢(12)和槽钢(14);钢架(11)的顶端是由四根方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矩形框的四个顶点分别垂直于矩形框平面焊接有四根竖直向下的方钢,钢架(11)的底端为两根互相平行方钢,各焊接在一对垂直于矩形框平面的方钢的端头之间;钢架(11)底端的两根方钢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螺栓孔(15);若干底部方钢(12)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钢架(11)底端的两根方钢之间;两个槽钢(14)槽口向上的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钢架(11)的底端两侧的底部方钢(12)的下端面;钢架(11)的顶端矩形框上设置有若干吊钩;底部方钢(12)中轴线距离等于被吊装每列独立基础中轴线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4616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