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加固的抗震叠合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1252.1 | 申请日: | 201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2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巽科;吴映栋;姚开明;胡狄;吴雪峰;朱伟;任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5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加固的抗震叠合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加固的抗震叠合结构,包括:既有结构柱和既有大跨受力梁,既有大跨受力梁支承于既有结构柱上;其中:既有大跨受力梁上设置新增叠合层,新增叠合层内设置型钢,既有大跨受力梁与新增叠合层在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设置抗剪连接钢筋和界面构造钢筋。本发明通过提出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理要求和设置界面构造钢筋,以保证新老混凝土共同工作;通过在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设置抗剪连接钢筋,保证叠合结构在交界面处的抗剪承载力,最终保证叠合结构的整体抗弯承载力,降低了施工成本,还提高了施工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既有 结构 大跨受力梁 加固 抗震 叠合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加固的抗震叠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加固的抗震叠合结构,包括:既有结构柱和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支承于既有结构柱上;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上设置新增叠合层,新增叠合层内设置型钢,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与新增叠合层在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设置抗剪连接钢筋和界面构造钢筋;新增叠合层内设置新增叠合层外圈封闭箍筋、新增叠合层内部倒U形箍筋、新增叠合层底筋、新增叠合层顶筋以及新增叠合层腰筋,其中新增叠合层内部倒U形箍筋与抗剪连接钢筋焊接,新增叠合层外圈封闭箍筋和新增叠合层内部倒U形箍筋的总断面面积不能小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箍筋的总断面面积;新增叠合层位于既有结构柱上的位置设置转换基础;新增叠合层上设置新增上部柱子;所述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理时,应根据使用需要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并满足设计提出的处理质量要求;所述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设置的抗剪连接钢筋和界面构造钢筋,应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计算确定,其步骤如下:(1)、在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与新增叠合层之间进行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理,去除原有混凝土疏松、破损及表面碳化层,形成凹凸差不小于6mm的粗糙面;(2)、在新增叠合层与既有结构板交界的区域,种植界面构造钢筋;(3)、在新增叠合层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交界的区域,根据计算受力需要,种植抗剪连接钢筋,其中抗剪连接钢筋的总断面面积不能小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箍筋的总断面面积;(4)、根据计算受力分析,在新增叠合层内设置型钢;(5)、根据计算受力分析,在新增叠合层内设置新增叠合层外圈封闭箍筋、新增叠合层内部倒U形箍筋、新增叠合层底筋、新增叠合层顶筋以及新增叠合层腰筋,其中新增叠合层内部倒U形箍筋应与抗剪连接钢筋进行焊接,新增叠合层外圈封闭箍筋和新增叠合层内部倒U形箍筋的总断面面积不能小于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箍筋的总断面面积;(6)、在叠合结构整体计算分析和新增叠合层截面设计中,应使得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底筋能满足承载力要求,以保证既有结构大跨受力梁无需再进行加固处理;(7)、待验收工作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工作,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8)、浇筑混凝土,振捣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125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
- 下一篇:古老建筑复杂结构整体加固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