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车轮可变直径移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3973.6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7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平;胡明;费森杰;项春;丁明明;蔡丹云;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0B19/04;B62D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车轮可变直径移动平台。设计一种车轮可变直径又可在水面行驶的移动平台具有较大意义。本发明的每个可变直径车轮机构由车体组件的一个电机驱动;可变直径车轮机构的车轮包括双联凸轮、带桨轮缘推杆组件、轮毂和弹簧;双联凸轮包括两个凸轮;凸轮的相邻凸形接触面间通过凹形过渡弧面连接;凸形接触面的顶部和凹形过渡弧面的底部均开设锁定孔;带桨轮缘推杆组件包括弧形轮缘板、桨板和推杆;每个带桨轮缘推杆组件的推杆套入轮毂的一个限位孔内;推杆内端端面与双联凸轮构成凸轮副;弹簧两端分别与推杆的凸缘和轮毂内侧面接触。本发明可水陆两栖作业,能够改变车轮直径,增加移动平台的越障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车轮 可变 直径 移动 平台 | ||
【主权项】:
1.一种水陆两栖车轮可变直径移动平台,由车体组件和可变直径车轮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组件两侧各设置两个可变直径车轮机构,前、后位置处的可变直径车轮机构关于车体组件对中设置,两侧的可变直径车轮机构关于车体组件对中设置;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车体箱、电机座、电机、齿轮一、电磁离合器座和车体箱上端盖;车体箱内固接四个电机座,电机座内安装电机,电机的伸出轴上固接齿轮一;两个电磁离合器座一前一后固接在车体箱上;车体箱顶部可拆卸连接车体箱上端盖;所述的可变直径车轮机构包括车轮、轴承座、轴承一、外轴、内轴、轴承二、齿轮二和电磁离合器;所述的车轮包括双联凸轮、带桨轮缘推杆组件、轮毂和弹簧;所述的外轴通过两个轴承一支承于轴承座上;轴承座固接于车体箱上;所述外轴的一端与轮毂固接,另一端与齿轮二固接;内轴通过轴承二支承于外轴内;内轴的一端与双联凸轮固接,另一端与电磁离合器的一端固接;双联凸轮设置在轮毂内;所述的双联凸轮包括内端面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凸轮;凸轮设有n个呈半圆弧形的凸形接触面,n≥4,相邻凸形接触面间通过凹形过渡弧面连接;沿凸轮周向方向上,一个凸轮的凸形接触面顶部与另一个凸轮的凹形过渡弧面底部位置对应;凸形接触面的顶部和凹形过渡弧面的底部均开设锁定孔;同一凸轮的锁定孔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且相邻锁定孔中心轴轴交角均为180°/n;不同凸轮的锁定孔中心轴沿凸轮轴向间距为L,L≥30mm;所述的轮毂开设有两个限位孔组;限位孔组包括沿周向均布的n个限位孔;不同限位孔组的限位孔中心轴沿轮毂轴向间距L,不同限位孔组的相邻两个限位孔中心轴轴交角均为180°/n;所述的带桨轮缘推杆组件包括投影呈平行四边形的弧形轮缘板、桨板和推杆;所述的桨板固定在弧形轮缘板内弧面,推杆的外端固定在桨板上;2n个带桨轮缘推杆组件沿周向布置,每个带桨轮缘推杆组件的推杆套入轮毂的一个限位孔内;推杆内端端面为半球面,与双联凸轮构成凸轮副;所述的推杆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推杆内端的凸缘接触,另一端与轮毂内侧面接触;车体组件的每个电磁离合器座两侧与对应两个可变直径车轮机构的电磁离合器另一端固接;四个可变直径车轮机构的齿轮二与车体组件的四个齿轮一分别构成齿轮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397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铁路两用车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车轮位置转换装置及陆空两用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