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类供电区域配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7526.8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4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韩丰;吴志力;杨卫红;李红军;王云飞;史梓男;胡滨;姜世公;贡晓旭;王旭阳;刘艳茹;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刘美丽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A+类供电区域配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A+类供电区域功能分区和用户构成信息确定该供电区域的典型供电模式种类,所述典型供电模式种类为A+—1~A+—5类中的一种;(2)根据确定的典型供电模式种类,在配置方案集中查找与该典型供电模式相对应的供电配置方案,其中,所述配置方案集包括每一类典型供电模式相对应的供电配置方案,每种供电配置方案均包括该典型供电模式所采用的电压等级、电网结构、电气主接线配置、线路配置、配电设施、电源接入、负荷接入、故障处理形式及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形式、通信和保护,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A+类供电区域配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案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区域 配电网 模式 配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A+类供电区域配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A+类供电区域功能分区和用户构成信息确定该供电区域的典型供电模式种类,所述典型供电模式种类为A+—1~A+—5类中的一种;(2)根据确定的典型供电模式种类,在配置方案集中查找与该典型供电模式相对应的供电配置方案,其中,所述配置方案集包括每一类典型供电模式相对应的供电配置方案,每种供电配置方案均包括该典型供电模式所采用的电压等级、电网结构、电气主接线配置、线路配置、配电设施、电源接入、负荷接入、故障处理形式及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形式、通信和保护;其中,配置方案集的建立过程为:根据供电区域电网现状及电压等级序列配置情况,分别确定A+—1~A+—5类典型供电模式的电压等级;根据供电区域内的负荷分布特性及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别确定A+—1~A+—5类典型供电模式的电网结构,具体过程为:A+—1类典型供电模式中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网采用由两座220kV变电站作为电源,中间“π”接入两座110kV的变电站形成双链结构;电压等级为10kV的电网采用变电站出线双环网接线、三电源开关站接线或开关站出线双环网接线结构;电压等级为380V的电网采用辐射式结构;A+—2类典型供电模式中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网采用三链链式接线结构,过渡时期110kV的电网采用双侧电源辐射或双链链式接线结构;电压等级为35kV的电网采用双链链式接线结构,过渡时期35kV的电网采用双侧电源辐射接线结构;电压等级为10kV的电网采用变电站直供终端开关站、终端开关站供终端开关站、终端开关站双环网或中心开关站供终端开关站接线结构;电压等级为380V的电网采用辐射式结构;A+—3类典型供电模式中电压等级为35kV的电网采用双链接线结构;电压等级为10kV的电网采用电缆双环网接线结构;电压等级为380V的电网采用辐射式结构;A+—4类典型供电模式中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网采用电缆双链结构;电压等级为10kV的电网采用电缆双环式接线或电缆双环式三双接线结构;电压等级为380V的电网采用辐射式结构;A+—5类典型供电模式中电压等级为66kV的电网采用双链结构;电压等级为10kV的电网采用电缆双环网结构;电压等级为380V的电网采用辐射式结构;基于各典型供电模式的电网结构,并结合供电区域上级电源、负荷分布特性及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别确定A+—1~A+—5类典型供电模式中各电压等级的电气主接线配置、线路配置、配电设施、电源接入和负荷接入;根据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别确定A+—1~A+—5类典型供电模式的故障处理形式及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形式、通信和保护的配置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752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