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3210.X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7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伍楷舜;鲍君君;吴金泳;邹永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84 | 分类号: | G06F21/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该屏幕隐私保护方法包括环境数据获取步骤、隐私泄漏判断步骤、判断步骤和屏幕隐私保护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屏幕隐私的有效保护,取的了非常好的技术效果,值的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设备 屏幕 隐私 保护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环境数据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设备的当前环境数据,得到环境数据处理结果;S2.隐私泄漏判断步骤:将环境数据处理结果与不同安全等级的环境数据特征进行相似度比较来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环境是否涉及隐私泄漏安全隐患,若是,那么执行S3.判断步骤,否则执行S1.环境数据获取步骤;S3.判断步骤:判断屏幕上的信息是处于信息主动分享状态还是隐私被动曝光状态,若是处于隐私被动曝光状态,那么执行S4.屏幕隐私保护步骤,若是处于信息主动分享状态,那么不执行S4.屏幕隐私保护步骤、而且执行S1.环境数据获取步骤;开启摄像头检测标准屏幕的隐私安全范围内是否有多个用户共享信息,若是则当前状态为信息主动分享状态,若摄像头检测标准屏幕的非隐私安全范围内有多个用户共享信息,那么当前状态为隐私被动曝光状态;S4.屏幕隐私保护步骤:启动隐私保护功能,使屏幕处于偷窥者无法观看信息的状态;在所述S1.环境数据获取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S11.用户选择步骤:用户设置屏幕保护机制启动的模式为智能检测模式或手动开启模式,智能检测模式执行S12.采集步骤,手动开启模式执行S3.判断步骤;S12.采集步骤:从移动终端设备的麦克风和传感器采集数据;S13.分析步骤:分析用户运动数据和环境声音得到当前的环境安全指数;在S13.分析步骤中,当环境安全指数高于设定安全值即为安全状态,回到S11.用户选择步骤,若环境安全指数低于设定安全值时,执行S3.判断步骤;在S2.隐私泄漏判断步骤中,启动摄像头,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分析当前查看屏幕的用户数量,利用图像定点分析技术得到用户与屏幕的实际相对位置,若当前查看屏幕的用户为用户自身时,回到S1.环境数据获取步骤,用户数量大于1时执行S3.判断步骤;在S3.判断步骤中:屏幕隐私安全区域为一扇形区域,以屏幕为圆心O,L为安全距离,α为安全区域水平方向夹角,‑30°<α<30°,β角为安全区域垂直方向夹角,‑50°<β<50°,定义安全隐私区域S为用户隐私安全区域,区域内的用户默认为信息共享者;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分别计算各个用户与屏幕的夹角和距离,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在隐私安全范围内,则表明用户为主动分享安全区域并共享信息,用户当前状态为信息主动分享状态,为了更好地观看体验,隐私保护机制默认关闭,回到S1.环境数据获取步骤;若当前查看屏幕的用户数量为多个用户且都不在隐私安全区域内,则判定用户当前信息状态为信息被动曝光状态,屏幕隐私保护机制启动,执行S4.屏幕隐私保护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6321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定位的无源电子标签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