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硅共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7090.9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5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石慧;唐安斌;梁倩倩;江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95 | 分类号: | C08G63/695;C08G63/682;C08G77/445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式(Ⅰ)所示的氟硅共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氟硅共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取聚硅氧烷10~100重量份、缩聚催化剂0.05~0.20重量份、稳定剂0.025~0.15重量份、助剂0.025~0.15重量份、含氟预酯化液10~100重量份和预酯化液400重量份,加入到缩聚反应器C中;在温度到达260~290℃、压力小于150Pa下进行缩聚反应1~5小时;经氮气加压,出料,冷却,切粒,即制得氟硅共聚酯树脂;该树脂呈浅灰绿色半透明固体,熔点为240~250℃,特性粘度为0.55~0.75dL/g,疏水角为90°~130°,可用于生产具有疏水防污性能的薄膜、纤维及塑料制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硅共 聚酯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氟硅共聚酯树脂,其特征是:该氟硅共聚酯树脂具有(Ⅰ)所示的基本结构通式:式中:n=1~130,k=1~10,m=1~10;式中A链段为以下的含氟链段(1)、(2)或(3),B链段为以下的聚硅氧烷链段(4)、(5)或(6);(1)‑R1CH2(CF2)xCH2R2‑,式中x=1~8;R1=‑CH2‑,‑CH2CH2‑,‑CH(CH3)‑或‑CO‑;R2=‑CH2‑,‑CH2CH2‑,‑CO‑或‑CH(CH3)‑;(2)或式中:y=1~8;R3=‑CH2‑,‑CH2CH2‑,‑CO‑或‑CH(CH3)‑;R4=‑CH2‑,‑CH2CH2‑,‑CO‑或‑CH(CH3)‑;R5=‑CH2‑,‑CH2CH2‑,‑CO‑或‑CH(CH3)‑;(3)或式中:z=1~8;R6=‑CH2‑,‑CO‑;R7=‑CH2‑,‑CH2CH2‑或‑CO‑;R8=‑CH2‑,‑CH2CH2‑或‑CO‑;R9=‑CH2‑,‑CH2CH2‑或‑CO‑;(4)式中:a=1~20;R=‑CH3或‑OCH3;R’=‑CH2‑或‑CH2CH2‑;R10=‑CH2‑或‑CO‑;R11=‑CH3或‑OCH3;(5)式中:b=1~20;R12=‑CH2‑,‑CO‑,或‑CH2CH2‑;R13=‑CH2‑,‑CH2CH2‑或‑CO‑;(6)式中:d=1~20;R14=‑CH2‑或‑CH2CH2‑;R15=‑CH2‑或‑CH2CH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770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OSS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氟聚醚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