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结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7489.7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4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江;张波;吴涛;孙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4;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核‑壳结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制备方法及应用,包含以下步骤:(1)将葡萄糖溶液进行水热反应,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研磨得到碳微球;(2)将氯化镁和氯化铝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在混合溶液中滴加的稀氨水,静置晶化,再将晶化后的产物抽滤,洗涤,将滤饼进行胶溶,使其转化为溶胶;(3)将碳微球分散在甲醇中得到溶液A;将步骤(2)所得产物分散在甲醇中得到胶体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所得产物离心分离,烘干研磨,得到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应用于去除水中的2,4‑二氯苯氧乙酸。本发明实现了快速吸附的目的,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成本低,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复合 粒子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的应用,用于去除水中的2,4‑二氯苯氧乙酸,具体过程是:(1)调节含有2,4‑二氯苯氧乙酸的水溶液的pH值为3‑10;然后向2,4‑二氯苯氧乙酸水溶液中按照0.5g/L‑1.5g/L的投加量加入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2)对加入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的2,4‑二氯苯氧乙酸水溶液进行振荡,振荡速度为150‑250转/分钟,振荡时间为5‑120分钟,然后使用0.45μm滤膜进行过滤;(3)收集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对处理后的水样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2,4‑二氯苯氧乙酸的测定,达标后排放,否则返回步骤(1)进行循环处理,直至达标;所述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①制备碳微球内核: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溶解配成浓度为0.5mol/L‑1.5mol/L的葡萄糖溶液,并将此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80℃‑220℃进行水热反应10小时‑14小时,所得黑色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研磨得到黑色粉末,即碳微球;②制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以氯化镁、氯化铝和氨水为合成原料,其中镁铝摩尔比为3:1,将氯化镁和氯化铝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滴加的稀氨水,使体系的pH值为9.5‑10.0,静置晶化,再将晶化后的产物用真空泵抽滤,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直至洗涤液为中性,将滤饼在烘箱中75‑85℃条件下进行胶溶,使其转化为溶胶,即为氯离子插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③制备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按照2g‑3g:20mL‑30mL的比例将步骤①得到的碳微球分散在甲醇中并超声得到溶液A;按照0.5g‑1.5g:20mL‑30mL的比例将步骤②得到的产物分散在甲醇中并超声得到稳定的胶体溶液B;然后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并在室温下超声,所得产物离心分离,烘干,研磨,得到核‑壳结构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粒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774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击事件处理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基于微体系结构级别的硬件反病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