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稀土配合物制备纳米荧光纤维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7393.9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晶;张海浜;张森;王世伟;解广波;王志强;林海;周志纯;郭静;宫玉梅;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F6/54;D01F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116034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稀土配合物制备纳米荧光纤维材料的方法,以聚丙烯腈和稀土配合物为原料用静电纺技术来制备,所述稀土配合物由苯并噁嗪、1.10‑菲啰啉和稀土硝酸盐复配制得。由于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天线效应”,使其具有发光谱带宽、色纯度高、激发态寿命长、吸收激发能量强、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其发光强度远高于传统发光材料,并能与高分子溶液有效互溶,为制备性能稳定的荧光纤维奠定了基础;本发明采用苯并噁嗪和1.10‑菲啰啉与稀土元素形成配位化合物,热稳定性好,能够形成配体与稀土离子间有效的能量传递,并且能有效的与高分子溶混合,制备纳米发光纤维。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配合物 配合物制备 纳米荧光 纤维材料 应用稀土 制备 传统发光材料 高分子溶液 激发态寿命 配位化合物 稀土硝酸盐 发光纤维 激发能量 聚丙烯腈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天线效应 稀土离子 稀土元素 荧光纤维 制备性能 转换效率 静电纺 色纯度 光谱 互溶 配体 配制 带宽 发光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稀土配合物制备纳米荧光纤维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丙烯腈和稀土配合物为原料制备,所述稀土配合物由苯并噁嗪、1.10‑菲啰啉和稀土硝酸盐复配制得;制备稀土配合物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按照摩尔比苯并噁嗪∶1.10‑菲啰啉∶稀土硝酸盐=0.1‑5∶6∶0.05‑3称料,将苯并噁嗪与1.10‑菲啰啉置于溶剂中充分搅拌溶解,将稀土硝酸盐充分溶于溶剂后加入苯并噁嗪与1.10‑菲啰啉的混合溶液中,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搅拌时间为1‑3h得到沉淀;将得到的沉淀溶液进行抽滤,得到沉淀粉体;将沉淀粉体置于表面皿中,在50‑70℃条件下进行烘干,保温时间3‑6h,得到稀土配合物;荧光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步骤一,按照质量比为聚丙烯腈:有机溶剂=1:5‑8称料,将聚丙烯腈在溶剂中搅拌溶解;步骤二,配制纺丝液:将完全溶解的聚丙烯腈溶液进行分配称量,然后按比例称取稀土配合物,将称取的稀土配合物加入到聚丙烯腈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纺丝液,调节纺丝液到适当粘度;步骤三,纺丝:将配制并调节好粘度的纺丝液静置除泡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荧光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8739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