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固相合成灭弧防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4819.3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51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丰德;郑传啸;王学彬;张华驿;戴琦;李籽剑;黄上师;王巨丰;王嬿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巨丰;王嬿蕾 |
主分类号: | H01T4/10 | 分类号: | H01T4/10;H01T1/02;H01T1/08 |
代理公司: | 广西慧拓律师事务所 45116 | 代理人: | 黄九华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固相合成灭弧防雷器,通过引弧棒分为下段固相灭弧部分和上段为压缩灭弧多间隙通道两个部分。此防雷器包括灭弧防雷器主体,灭弧防雷器主体设置有空心的灭弧筒;灭弧防雷器主体设置的外壳与灭弧筒固定安装在一起;外壳设置的引弧棒两端均设置有引弧电极,引弧棒设置的感应线圈套接在引弧棒上;外壳设置的上盖盖合在外壳上;外壳内部设置有圆环和圆盘,圆盘与圆环嵌套在一起;圆环与圆盘绕圆周外侧各自设置有灭弧气丸;引弧棒上端连接“Z”形压缩灭弧通道;“Z”形压缩灭弧通道由压缩管和“T”型管按照一定的方式有序排列,能有效应对叠加雷和重复雷的防雷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相合 成灭弧 防雷 | ||
【主权项】:
1.一种压缩固相合成灭弧防雷器,包括灭弧防雷器主体(1),灭弧防雷器主体(1)分为上段灭弧间隙通道和下段灭弧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间隙通道分设有压缩灭弧多间隙通道(3)和固相灭弧主间隙通道(2);所述的固相灭弧主间隙通道(2)主要由壳体(201)、灭弧筒(202)、引弧棒(203)、引弧电极(204)、感应线圈(205)、上盖(206)、圆环(207)、第一卡位棒(208)、第二卡位棒(209)、圆盘(210)、转轴(211)、旋涡弹簧(212)、计数指针(213)、计数码盘(214)和固相灭弧气丸(215)组成;所述的壳体(201)与灭弧筒(202)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壳体(201)的内部设置有引弧棒(203),引弧棒(203)的两端均设置有引弧电极(204),引弧棒(203)一端的引弧电极(204)与灭弧筒(202)连接,引弧棒(203)另一端的引弧电极(204)与壳体(201)连接;所述感应线圈(205)套接在引弧棒(203)上;所述壳体(201)的上部设置有上盖(206),上盖(206)盖合在壳体(201)上;所述圆环(207)设置在壳体(201)的内部,所述的圆环(207)内部嵌套设置有圆盘(210),所述的圆环(207)和圆盘(210)顶部分别设置有旋涡弹簧(212),所述圆环(207)和圆盘(210)的旋涡弹簧(212)共同由转轴(211)驱动,转轴(211)的一端固定在上盖(206)上;所述的圆环(207)和圆盘(210)均设置有固相灭弧气丸(215),圆环(207)内设置有控制圆环(207)内的固相灭弧气丸(215)触发的第一卡位棒(208),圆盘(210)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圆盘(210)内的固相灭弧气丸(215)触发的第二卡位棒(209);圆盘(210)的底部设置有计算圆盘(210)内的固相灭弧气丸(215)动作次数的计数指针(213),圆环(207)的底部设置有计算圆环(207)内的固相灭弧气丸(215)动作次数的计数码盘(214);所述的压缩灭弧多间隙通道(3)与固相灭弧主间隙通道(2)共同使用壳体(201)、灭弧筒(202)、引弧棒(203)、引弧电极(204)、感应线圈(205)、上盖(206);所述的压缩灭弧多间隙通道(3)设置在壳体(201)的外部并绕壳体(201)一周,所述的压缩灭弧多间隙通道(3)为由压缩管(331)和“T”型管(333)组成的“Z”形灭弧通道(334),所述的压缩管(331)设置有压缩灭弧气丸(332);所述压缩管(331)与引弧电极(204)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巨丰;王嬿蕾,未经王巨丰;王嬿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9481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弧压缩灭弧防雷间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