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热层层间温度及碳化程度复合测量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1064.9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4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华;季妮芝;杨红亮;刘泉;高扬;王振峰;周启超;颜维旭;刘波;王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N2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热层层间温度及碳化程度复合测量装置和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芯棒组件和中空结构的底座,芯棒组件安装在底座上;芯棒组件包括:上芯棒、下芯棒、一次缠绕保护层、二次缠绕保护层、合金丝和至少一个热电偶;上芯棒和下芯棒连接;一次缠绕保护层包裹在上芯棒和下芯棒的外表面;二次缠绕保护层包裹在一次缠绕保护层的外表面;合金丝设置在一次缠绕保护层与上芯棒和下芯棒的外表面之间,以及,二次缠绕保护层与一次缠绕保护层之间;至少一个热电偶分别内嵌在上芯棒和下芯棒中。通过本发明克服了不能同时测量同一位置的层间温度和热解碳化程度的问题,提高了获取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测量数据的可分析度。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层 一次缠绕 上芯 下芯 层间温度 芯棒组件 碳化 缠绕 复合测量装置 测量数据 防热层 合金丝 热电偶 底座 同一位置 中空结构 内嵌 热解 测量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防热层层间温度及碳化程度复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组件(1)和中空结构的底座(2),所述芯棒组件(1)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其中,所述芯棒组件(1)包括:上芯棒(11)、下芯棒(12)、一次缠绕保护层(13)、二次缠绕保护层(14)、合金丝(15)和至少一个热电偶;所述上芯棒(11)和所述下芯棒(12)连接;所述一次缠绕保护层(13)包裹在所述上芯棒(11)和所述下芯棒(12)的外表面;所述二次缠绕保护层(14)包裹在所述一次缠绕保护层(13)的外表面;所述合金丝(15)设置在所述一次缠绕保护层(13)与所述上芯棒(11)和所述下芯棒(12)的外表面之间,以及,所述二次缠绕保护层(14)与所述一次缠绕保护层(13)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热电偶分别内嵌在所述上芯棒(11)和所述下芯棒(12)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106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有机反应的冷却机构
- 下一篇:一种酶型时间温度指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