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旋量的多轴铣削加工刀具轴线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5462.8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9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惠斌;高冬冬;常智勇;张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旋量的多轴铣削加工刀具轴线建模方法,采用具有13个变量的刀具轴线运动模型,同时考虑了主轴运动误差及刀柄与弹簧夹头安装误差,并利用有限位移旋量理论求解刀轴在不同时刻的位姿及刀心点运动轨迹。之后,将主轴动态误差分析仪金属标准球的运动轨迹作为铣削刀具轴线实际运动轨迹,利用PSO粒子群算法标定这些参数。最后再根据标定的结果利用旋量理论求解误差旋量,解决了刀具瞬时刀位点及瞬时刀轴位姿的快速求解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可以看到本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清晰地描述主轴的运动,而且提出的参数标定方法具有测量过程简便,数据处理快速的特点,同时误差旋量及有限位移旋量理论的应用为快速求解基于五轴铣削加工的刀具瞬时位姿提供了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铣削 加工 刀具 轴线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旋量的多轴铣削加工刀具轴线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多轴铣削加工中心上端轴承安装位置建立坐标系CS1,坐标系CS1原点O1为上端轴承内孔中心点,坐标系CS1的三个坐标轴X1、Y1、Z1分别对应平行于机床坐标系CS0的X、Y、Z轴;在坐标系CS1中,上端轴承内圈中心处的主轴轴心A1以及下端轴承内圈中心处的主轴轴心A2的坐标表示为:![]()
其中表示点A1,A2在坐标系CS1中坐标的参数为r1、r2、θ1、θ2、α、β、γ;r1、r2分别指上、下端轴承内圈转动半径;θ1、θ2分别指上、下端轴承内圈转动初始角;(cosα,cosβ,cosγ)表示回转轴线的单位向量;h为主轴上、下端轴承安装平面间距离;步骤2:在多轴铣削加工中心刀柄下端面处建立坐标系CS3,取刀柄下端面中心为CS3的坐标原点O3,主轴轴线作为CS3的Z3轴,X3轴方向沿A1O1与A2A1所组成的平面P与刀柄下端面P1的交线方向,Y3轴由笛卡尔坐标系规则确定,得到CS3与CS1的坐标变换矩阵为:
其中(a3,x,b3,x,c3,x),(a3,y,b3,y,c3,y)和(a3,z,b3,z,c3,z)分别为X3轴、Y3轴和Z3轴在坐标系CS1中的方向余弦:![]()
nP=O1A1×A1A2,Z3=(r3,z,p3,z,q3,z);X3=(r3,x,p3,x,q3,x)而O3点在CS1中坐标为:
其中
l3表示刀柄长度,Δ3表示刀柄制造误差,l2表示下端轴承与刀柄上端面的长度;而弹簧夹头下端中心O4在局部坐标系CS3中的坐标为
弹簧夹头上端中心O4*在局部坐标系CS3中的坐标为
采用参数ρ1、
ρ2、
h1表示弹簧夹头上下端中心点在CS3下的坐标:
其中h1表示弹簧夹头下端面与刀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lchuck表示弹簧夹头长度;得到O4点与O4*点在坐标系CS1下的坐标为:
铣刀轴线位于O4*O4上,铣刀底部中心点O5在CS1下的坐标
为:
其中lcutter表示铣刀刀具长度;步骤3:将刀轴轴线O4*O5看作一个绕固定轴旋转的刚体,刚体直线用旋量表示L=(l,m,n,p,q,r),其中![]()
而得到的点O5随时间变化的坐标为:
R=I+sinθAs+(1‑cosθ)AsAsθ为刚体旋转角度,
I为单位矩阵;在多轴铣削加工中心上安装主轴动态误差分析仪;建立测量坐标系CSM,取测量坐标系CSM的原点为主轴动态误差分析仪的测量零点,测量坐标系CSM各坐标轴分别对应平行与CS1的坐标轴;得到坐标系CS1与坐标系CSM的变换矩阵为:
则点O5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为:
步骤4:利用主轴动态误差分析仪金属标准球的运动轨迹计算铣刀底部中心点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并结合步骤3得到的点O5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中的13个参数r1、r2、θ1、θ2、α、β、γ、ρ1、
ρ2、
h1、Δ3进行标定;步骤5:根据标定结果,计算得到理想主轴轴线与实际轴线的旋量误差参数θe,de,旋量误差参数表示理想刚体绕理想刚体与实际刚体的共垂线转动角度θe,再沿共垂线方向移动距离de得到实际刚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546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