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及其制作和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7263.0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8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王浩然;赵唯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38 | 分类号: | E04B5/38;B28B1/04;B28B7/00;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及其制作和装配方法。该结构包括预制底板、纵向受力钢筋、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负弯矩钢筋、横向受力钢筋等,因其独有的预制底板间横向钢筋不间断,使其预制底板间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措施和附加连接钢筋,简化了施工,节省了材料,大大增强了叠合板的整体性;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加强了现浇混凝土层和预制底板的抗剪和抗拉连接,大大提高了叠合板的整体性能;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横向受力钢筋放置在预制底板中的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内,最大限度的接近了预制底板底,使其抗弯受力性能可实现与现浇板等同。 | ||
搜索关键词: | 通筋式 混凝土 叠合 楼板 结构 及其 制作 装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的制作方法,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包括:预制底板、纵向受力钢筋、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负弯矩钢筋、横向受力钢筋,在预制底板内设有纵向受力钢筋,预制底板上表面设有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的上表面与预制底板的上表面平齐,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的下表面与纵向受力钢筋相接;预留横向受力钢筋凹槽内放置横向受力钢筋,在预制底板与现浇混凝土层之间横向和纵向分别对称设置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底部一端架立在预制底板上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底座模板固定,然后将可拆卸出槽模板、可拆卸平槽模板、端面模板插入底座模板,再将侧面模板放置底座模板上,保证可拆卸出槽模板插入侧面模板的凹槽,完成预制底板模板的组装;(2)在组装后模板的表面涂抹润滑油;(3)将纵向受力钢筋放置于可拆卸出槽模板上,然后采用钢筋固定模具将纵向受力钢筋固定;(4)浇筑预制底板混凝土并振捣,待混凝土填满纵向受力钢筋的间隙后,撤出钢筋固定模具,继续振捣,完成预制底板的混凝土浇筑;(5)待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先拆除端面模板、侧面模板,再拆除可拆卸出槽模板,完成预制底板的制作;(6)采用二次加工方法,完成与柱连接处预制底板的制作;(7)在预制底板上布置负弯矩钢筋,然后浇筑现浇混凝土层,完成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制作;(8)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其它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制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72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