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渣油加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加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7524.9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宋华;李翠勤;张娇静;张志秋;吴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C10G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董鹏;唐维宁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渣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1:将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得到纳米管I;A2:在纳米管I的表面上生成活性载体附着层,得到纳米管II;A3:对纳米管II进行两段式煅烧处理,得到纳米管III;A4:对纳米管III顺次进行双组分活性金属浸渍处理,得到纳米管IV;A5:将纳米管IV进行水蒸汽‑空气混合气氛高温处理和煅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渣油加氢催化剂。还提供了使用该催化剂的渣油加氢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多个技术特征的相互协同,使得所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在石油加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可使用于渣油和重油的加氢处理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渣油 加氢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渣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得到纳米管I;A2:在纳米管I的表面上生成活性载体附着层,得到纳米管II;A3:对纳米管II进行两段式煅烧处理,得到纳米管III;A4:对纳米管III顺次进行双组分活性金属浸渍处理,得到纳米管IV;A5:将纳米管IV进行水蒸汽-空气混合气氛高温处理和煅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渣油加氢催化剂;所述步骤A1包括如下步骤:A1-1:将碳纳米管加入到强碱水溶液中,充分搅拌处理40-50分钟,然后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2-3次,得到碱处理碳纳米管;A1-2:将所述碱处理碳纳米管加入到浓酸中,充分搅拌处理20-30分钟,然后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2-3次,得到酸处理碳纳米管;A1-3:将所述酸处理碳纳米管在室温下,以8℃/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550℃,并在该温度下煅烧30-50分钟,得到纳米管I;所述步骤A2包括如下步骤:A2-1:将摩尔比为1:0.2-0.3的硝酸铝和硝酸锆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使硝酸铝摩尔浓度为0.4-0.6mol/L,充分搅拌,并在80℃下水浴老化至粘度为60-80Pa·s,得到胶体状溶液;A2-2:将氯化锌溶于去离子水中,使其摩尔浓度为1mol/L,得到氯化锌溶液;然后将所述胶体状溶液、氯化锌溶液、甲基纤维素和二乙醇胺加入到反应器中,在120-130℃下密封反应3-4小时;A2-3:反应完成后,泄压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所得固体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4-5次,并真空干燥完全,得到所述纳米管II;在步骤A2-2中,所述胶体状溶液和氯化锌溶液的用量应使得Al/Zn的摩尔比为2.5:1;所述步骤A3包括如下步骤:A3-1:将所述纳米管II自室温开始,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40-38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煅烧20-30分钟,得到煅烧纳米管;A3-2: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450-500℃,并将所述煅烧纳米管在该温度下保温煅烧40-60分钟,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从而得到所述纳米管III;所述步骤A4包括如下步骤:A4-1:按照1:1-1.5:1.4-1.8的摩尔比,将硝酸镍、乙酸和硫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使硝酸镍的摩尔浓度为2mol/L,得到硝酸镍复合溶液;另取氯化镧并溶解到去离子水中,使其摩尔浓度为0.5-0.8mol/L,得到氯化镧溶液;A4-2: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所述纳米管III浸渍于所述硝酸镍复合溶液中,浸渍时间为3-4小时,然后干燥充分,得到浸渍纳米管;A4-3: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所述浸渍纳米管浸渍于所述氯化镧溶液中,浸渍时间也为3-4小时,然后干燥充分,得到纳米管IV;所述步骤A5包括如下步骤:A5-1:将纳米管IV进行水蒸汽-空气混合气氛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300-400℃,处理时间为60-90分钟,得到预处理催化剂;A5-2:将所述预处理催化剂在400-500℃下保温煅烧2-3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渣油加氢催化剂;在步骤A5-1中,水蒸汽-空气混合气氛中,水蒸汽体积含量为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75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片、电路板及开关电源
- 下一篇:一种母排间距可调的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