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线三维自动化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5030.5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吴思;王明洋;彭剑秋;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六地形测量队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三维自动化建模方法,包括外业调绘、井室模型分类、数据标准化处理、拓扑检查、数据关联、自动化建模、场景操作几个步骤,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管线的精细化建模,改进了传统的地下管线三维建模方法,提高了建模的精度,同时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管线自动化建模的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建模 地下管线 建模 三维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标准化 模型分类 三维建模 数据关联 拓扑检查 外业调绘 传统的 精细化 井室 场景 节约 改进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管线三维自动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外业调绘:利用探地雷达、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探测,实地标记管线位置,绘制管线草图,然后用全站仪、水准仪采集管线三维信息,称为原始管线数据。步骤2,井室模型分类:根据井室的形状及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多类型划分,并为每类井室建立相应的体模型,赋予唯一编号,为井室的三维自动建模提供依据。步骤3,管线三维建模:(1)数据标准化处理:将原始管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转换为标准化管线数据;(2)拓扑检查:对标准化数据进行拓扑检查,实现多种管线拓扑规则的正确性检查输出与处理,保证后续建模数据的正确性;(3)数据关联:将标准化管线数据与三维场景数据、地下管线三维模型实体库、拓扑规则库进行关联;(4)自动化建模:包括管道建模方法、管道连接建模方法、附属物建模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的采集管线三维信息,是在管线二维调查基础上,采集井盖形状、材质、直径、长、宽,井室类型、材质、直径、长、宽、高以及井脖深,为井室三维建模做准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六地形测量队,未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六地形测量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1503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