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5216.9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3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史培颖;姚宏;耿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电化学分析领域。本发明的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玻碳电极,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5‑羟色氨酸和灯盏乙素形成的传感膜,其制备方法为:1)将已活化的玻碳电极置于5‑羟色氨酸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2)将步骤1)所得的表面聚合5‑羟色氨酸膜的玻碳电极于灯盏乙素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3)将步骤2)所得的表面聚合5‑羟色氨酸-灯盏乙素膜的玻碳电极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得到所述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实现将中药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抗氧化作用整合表征为单一的电化学氧化峰,成功应用于中药抗氧化活性成分整合药动学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传感器 制备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玻碳电极,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5‑羟色氨酸和灯盏乙素形成的传感膜,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已活化的玻碳电极置于5‑羟色氨酸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得到表面聚合5‑羟色氨酸膜的玻碳电级;2)将步骤1)所得的表面聚合5‑羟色氨酸膜的玻碳电极于灯盏乙素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得到表面聚合5‑羟色氨酸-灯盏乙素膜的玻碳电级;3)将步骤2)所得的表面聚合5‑羟色氨酸-灯盏乙素膜的玻碳电极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得到所述传感器;步骤1)中所述的5‑羟色氨酸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5‑羟色氨酸依次溶解于乙醇与0.1mol/L盐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浓度为0.1‑100mg/mL;步骤1)所述电化学聚合步骤中,循环伏安电位扫描范围为‑0.4~+1.6V,扫描圈数为3‑50 圈,循环伏安扫速为3‑300mV/S;步骤2)中所述的灯盏乙素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灯盏乙素依次溶解于乙醇与0.1mol/L盐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浓度为0.1‑100mg/mL;步骤2)所述电化学聚合步骤中,循环伏安电位扫描范围为‑0.2~+1.2V,扫描圈数为3‑50 圈,循环伏安扫速为3‑300mV/S;步骤3)所述电化学聚合步骤中,循环伏安电位扫描范围为‑0.2~+0.8V,扫描圈数为3‑50 圈,循环伏安扫速为3‑300mV/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2521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糖仪试条识别方法
- 下一篇:具有气体扩散通道的新能源车用氢气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