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存储阵列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6370.6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谭支鹏;冯丹;徐高翔;王芳;安幸;周炜;陈俭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存储阵列的构建方法,包括:S1:将混合阵列划分为三个区域zone‑Ⅰ(HDD存储区域)、zone‑Ⅱ(SSD随机小读存储区域)和zone‑Ⅲ(SSD随机小写存储区域);S2:利用参数request size、frequency和seek distance对数据历史访问行为进行分析;S3:将数据按条带分为三类S‑Ⅰ(冷数据以及顺序读写类型的热数据),S‑Ⅱ(随机小读类型的热数据)和S‑Ⅲ(随机小写类型的热数据);S4将S‑Ⅰ类数据重定位到zone‑Ⅰ,S‑Ⅱ类数据重定位到zone‑Ⅲ,S‑Ⅱ重定位到zone‑Ⅲ,能够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合理分布数据,提高混合存储阵列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存储 阵列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混合存储阵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混合阵列划分为三个区域zone‑Ⅰ、zone‑Ⅱ以及zone‑Ⅲ,其中,zone‑Ⅰ是由RAID5构成的一个HDD存储区域,zone‑Ⅱ是由RAID0构成的一个SSD随机小读存储区域,zone‑Ⅲ是由RAID5构成的一个SSD随机小写存储区域;S2:利用参数请求大小request size、访问频率frequency和移动距离seek distance计算出条带的性能收益值;S3:计算条带在预设时间内的读写比例,根据读写比例以及条带的性能收益值将数据按条带分为三类S‑Ⅰ、S‑Ⅱ以及S‑Ⅲ,其中,S‑Ⅰ表示冷数据以及顺序读写类型的热数据,S‑Ⅱ表示随机小读类型的热数据,S‑Ⅲ表示随机小写类型的热数据;S4:按条带动态迁移数据,将S‑Ⅰ类数据重定位到zone‑Ⅰ,S‑Ⅱ类数据重定位到zone‑Ⅱ,S‑Ⅲ重定位到zone‑Ⅲ;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S2‑1:将文件系统下发的请求分为若干个物理地址连续的子请求;S2‑2:获取各子请求的request size和seek distance,利用公式:△P=(2Lp*[max(0,k‑m)/k])*(1+t*S)计算出各子请求所涉及的条带的性能收益增量值△P,然后由公式P=P1+F*△P计算出各子请求所涉及的条带的性能收益值,其中,m表示request size,S表示seek distance,Lp、k、t分别为预设的参数,2Lp表示预设的P的最大增量,2k表示预设的最大请求大小,t为seek distance的权重因子,P1表示原始值,F表示访问频率frequency;S2‑3:更新各子请求涉及到的所有条带的性能收益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637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监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理坏列地址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