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便携防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7459.4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8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韩梅;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H04W4/80;H04W4/02;H04W4/029;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郭彩红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便携防丢方法,将RFID标签和RFID便携终端进行配对,确保只有配对的设备间可完成通信;RFID标签与被保护的物品绑定;RFID标签实时检测RFID便携终端所发出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并转换为距离值,与系统所设定的安全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当检端的相对距离大于安全距离阈值时,RFID标签发送信号给RFID便携终端发出告警信号;RFID标签启动内部的定位模块,记录下当前标签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发送到监控服务平台;在物品丢失期间,RFID标签以固定时间频率发送当前的位置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涉密物品外出、押运过程中进行防丢监控,并在丢失后,能跟踪位置,辅助找回,尽量减少涉密事件的发生,降低泄密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源 rfid 技术 便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便携防丢方法,具体方法为:将RFID标签和RFID便携终端进行配对设定,确保只有配对的设备间可完成通信;RFID标签与被保护的物品绑定;RFID标签实时检测RFID便携终端所发出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并将信号强度转换为距离值,并与系统所设定的安全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当RFID标签检测到RFID便携终端的相对距离大于安全距离阈值时,RFID标签发送信号给RFID便携终端向携带者发出告警信号; RFID标签启动内部的定位模块,记录下当前标签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发送到监控服务平台;并且,在物品丢失期间,RFID标签以固定时间频率向后台发送当前的位置信息;判断RFID便携终端检测到RFID标签的相对距离是否大于安全距离阈值的具体方法为:RFID标签实时检测RFID便携终端的信号,获取当前RFID便携终端的信号强度,结合前N次的信号强度记录,形成一条趋势曲线,从中提取曲线的倾斜特征;将新得到的斜率特征与预先植入所述的RFID标签中的斜率特征进行比较,从而区分出所述RFID标签和RFID便携终端是正常超距还是由于人体遮挡而导致的超距假象;对于正常超距的情况,及时将信号强度转换成距离值;否则继续监测RFID手环的实时信号强度,随着后续信号强度变化趋势的稳定,强度的曲线斜率将回归到平缓范围内,此时再将信号强度转换成距离值;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745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