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级微/介孔固态胺吸附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8001.0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韩会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会义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型多级微/介孔固态胺吸附剂,将HZSM‑5与MCM‑41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得到复合分子筛载体,以四乙烯五胺(TEPA)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将其负载到复合分子筛上,发明并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多级微/介孔结构的固态胺吸附剂。采当HZSM‑5与MCM‑41的质量比为1∶1、TEPA负载量为30%、吸附温度为55℃、进气流量为30mL/min时,平衡吸附量高达3.57mmol/g,且经10次吸脱附循环后,吸附量仅下降8.1%。HZSM‑5/MCM‑41‑30%TEPA对CO2的吸附过程包括快速的穿透吸附和相对缓慢的逐渐平衡阶段,且穿透吸附量接近于平衡吸附量的80%。HZSM‑5/MCM‑41‑30%TEPA对CO2的吸附过程符合Avrami动力学模型,表明CO2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结果。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胺吸附剂 吸附 复合分子筛 平衡吸附量 吸附过程 吸附量 质量比 介孔 穿透 动力学模型 四乙烯五胺 化学吸附 介孔结构 进气流量 平衡阶段 脱附循环 物理吸附 负载量 改性剂 浸渍法 制备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多级微/介孔固态胺吸附剂,制备原料如下:四乙烯五胺(TEPA,纯度90%);HZSM-5和MCM-41;无水乙醇(分析纯);N2 (高纯,99.999%)和15%CO2 /85%N2 (体积分数)混合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会义,未经韩会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800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剂
- 下一篇:一种N-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富集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