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坚硬煤层顶板耦合致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0166.1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翟成;徐吉钊;秦雷;于国卿;孙勇;董若蔚;武尚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37/12 | 分类号: | E21C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坚硬煤层顶板耦合致裂方法,利用钻机向坚硬顶板内部施工致裂钻孔至设计位置,用于静态致裂的导向钻孔布置在两个脉动水力压裂钻孔之间,组成一个致裂体系。采用频率可调节的等量分流器将压裂钻孔连接至脉动注水泵,静态致裂孔则采用静态破碎剂浆液填充。在静态破碎剂浆液的膨胀力作用下,监测钻孔周围形成初始裂隙,释放出的热量不断向钻孔周围岩层辐射,产生一类似椭圆状的温度场,降低岩层弹性模量;在不同频率的水压力作用下,压裂钻孔周围岩层形成断裂带、疲劳带和原应力带三带,压力水沿着裂隙流动至受热传导作用的岩层时,水热效应弱化岩层强度,缩短了钻孔之间裂隙带的贯通时间。该方法能充分提高钻孔利用率,操作简单,施工安全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岩层 静态破碎剂 坚硬煤层 裂隙 耦合 压裂 弹性模量 热效应 脉动注水泵 等量分流 监测钻孔 坚硬顶板 设计位置 施工安全 水力压裂 水压力作 断裂带 可调节 裂隙带 膨胀力 椭圆状 温度场 压力水 应力带 受热 裂孔 脉动 钻机 传导 填充 弱化 贯通 疲劳 辐射 释放 施工 流动 | ||
【主权项】:
1.一种坚硬煤层顶板耦合致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 钻孔:利用钻机向坚硬顶板(1)内施工多个钻孔至设计深度,多个钻孔包括静态致裂钻孔(3)和脉动水力压裂钻孔(2),静态致裂钻孔(3)两侧的钻孔为脉动水力压裂钻孔(2),每两个脉动水力压裂钻孔(2)和一个静态致裂钻孔(3)组合成一个致裂体系;b.封孔注浆:利用双孔封孔器(11)对静态致裂钻孔(3)进行封堵,将混合均匀的静态破碎剂浆液通过注浆管(13)注入到静态致裂钻孔(3)内部,持续注浆至回浆管(12)出现浆液回流现象,分别关闭连接在注浆管(13)入口处和回浆管(12)出口处的截止阀(7);c.注水管路连接:在脉动水力压裂钻孔(2)内安装连通管,利用耐高压封孔器(4)分别对一个静态致裂钻孔(3)两侧的两个脉动水力压裂钻孔(2)进行封孔,并在孔口连通管上安装单向截止阀(5)和压力表(6),然后将连通管的外露端口与注水管路(10)相连接,注水管路(10)经频率可调节的等量分流器(8)与脉动注水泵(9)相连;d.注水:当注入到静态致裂钻孔(3)内部的静态破碎剂浆液反应超过2h后,启动脉动注水泵(9),打开连接在分流器(8)两侧出口处的截止阀(7)向两个脉动水力压裂钻孔(2)进行注水;e.当压力表(6)监测到的注水压力P<1–1.5MPa时,分别打开连接在注浆管(13)入口处和回浆管(12)出口处的截止阀(7),持续向注浆管(13)内注水,直至回浆管(12)出现浑浊流体流出时,关闭分流器、注浆管和回浆管的截止阀(7),关闭脉动注水泵(9),停止注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401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