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芨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5441.9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1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郁闭度0.5~0.6,土质含沙量为30%~55%沙质土壤的林地进行第一次深耕;(2)将秸秆撒于林地内,进行第二次深耕;3个月~5个月后,进行第三次深耕;(3)在处理后的林地中挖设苗坑,并在相邻两行所述苗坑之间铺设滴灌管;(4)在每个苗坑中移栽一株白芨驯化苗;(5)定期通过滴灌管对林地浇水,白芨驯化苗移栽至林地两周后,每亩林地施用有机肥600公斤~1000公斤,之后每隔3个月~4个月施用一次有机肥,用量为每亩林地200公斤~400公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白芨的植成本高和品质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芨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郁闭度0.5~0.6,土质含沙量为30%~55%沙质土壤的林地进行第一次深耕;(2)将秸秆撒于林地内,进行第二次深耕;3个月~5个月后,进行第三次深耕;(3)在经步骤(2)处理后的林地中挖设苗坑,苗坑深30毫米~50毫米,行距为200毫米~250毫米,株距为150毫米~200毫米;并在相邻两行所述苗坑之间铺设滴灌管;(4)在每个苗坑中移栽一株白芨驯化苗,盖上基质后浇足水分;(5)白芨驯化苗移栽至林地后,定期通过滴灌管对林地浇水,保证土壤含水量为30%~40%;白芨驯化苗移栽至林地两周后,每亩林地施用有机肥600公斤~1000公斤,之后每隔3个月~4个月施用一次有机肥,用量为每亩林地200公斤~400公斤,即可完成白芨的种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未经刘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454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成活率针茅株丛移植的方法
- 下一篇:马兰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