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铱/氧化铱pH电极稳定性的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1235.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王丹丹;郑慧萍;郑晓虹;杜元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铱/氧化铱pH电极稳定性的改进方法,通过循环热氧化法制备铱/氧化铱pH电极,并在该电极在温度100~250℃、填充度35%~85%的水热环境下保温处理3~48h;经过处理后的电极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重现性好、滞后性小等优点。有效地改善了长期以来铱/氧化铱电极所存在的水化时间久、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经本发明改进的电极可以在25~150℃下使用,具有较高的使用温度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氧化铱 铱/氧化铱电极 改进 水化 保温处理 水热环境 氧化法制 灵敏度 填充度 循环热 有效地 滞后性 重现性 响应 | ||
【主权项】:
1.一种铱/氧化铱 pH电极稳定性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将一段1~3cm长的铱丝,用砂纸打磨光亮后,分别在1~3M HCl、丙酮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随后,把该铱丝浸没在1~10M NaOH溶液中连续煮沸0.5~3h;在马弗炉中2~5℃/min 程序升温到500~900℃,恒温30 min;重复上述浸涂‑氧化过程2~3次;将其中一端刮去长1∼2mm的氧化膜,焊接铂丝,引出欧姆电位,并在焊接处涂覆绝缘树脂,得到铱/氧化铱 pH电极;步骤2:将步骤1制备出的铱/氧化铱 pH电极放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向其中添加纯水,保持反应釜内填充度为30∼80%,在100∼250℃下将上述电极水热水化处理3∼48h;得到改进的铱/氧化铱 pH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5123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