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波技术的电力线路巡线道植物清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4857.7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0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和;龙海玮;周菊根;汤国锋;赵学军;万军平;辛增龙;朱志荣;余诗俊;曹美娜;刘伟平;黄英;陈天亮;柯贤友;何秋明;李凯;李长春;李艳平;杨人珺;张小武;谢金宁;邹阳;钟鸣;王喜云;游超;刘荣;杨彬;邹阳平;顾建梁;林强;鄢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A01M2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余鹏飞 |
地址: | 33802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波技术的电力线路巡线道植物清除器,包括磁控管、控制器、交流电源、金属密封加热腔和保护装置,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所述保护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高压变压器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且高压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电路整流器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所述磁控管内部的冷却风扇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磁控管安装在金属密封加热腔的上方,且磁控管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磁控管上设置有波导口,所述金属密封加热腔将表面长满植物的地面罩住,所述金属密封加热腔的两侧均安装有铜丝密封刷。本发明除草效率高,绿色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波 技术 电力 线路 巡线道 植物 清除 | ||
【主权项】:
1.基于微波技术的电力线路巡线道植物清除器,包括磁控管(1)、控制器(2)、交流电源(5)和金属密封加热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之间通过保护装置(1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高压变压器(4)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且高压变压器(4)的输出端与电路整流器(3)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所述磁控管(1)内部的冷却风扇(13)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磁控管(1)安装在金属密封加热腔(7)的上方,且磁控管(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磁控管(1)上设置有波导口(12),所述金属密封加热腔(7)将表面长满植物(10)的地面(11)罩住,所述金属密封加热腔(7)的两侧均安装有铜丝密封刷(9);所述磁控管(1)发射天线发射出的微波(8),经过安装在波导口(12)上的石英板,全部向所述金属密封加热腔(7)发射;所述金属密封加热腔(7)由若干个金属板密封而成,且金属板对所述微波(8)具有反射性,所述微波(8)在金属密封加热腔(7)内激起微波振荡,并形成微波场,所述微波场反复穿透覆盖在地面上的植物(10);所述保护装置(15)由熔丝(16)、高压熔丝(17)和过热保护器(19)构成,且熔丝(16)、高压熔丝(17)和过热保护器(19)之间形成安全保护电路;所述交流电源(5)的输出端与高压变压器(4)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4)的输出端与高压电容器(18)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整流器(3)电性连接,所述高压电容器(18)的输出端与磁控管(1)的输入端之间通过高压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包括电源开关和定时器(14),且控制器(2)的输入端分别与定时器(14)的输出端和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4)、高压电容器(18)、高压二极管和磁控管(1)构成了微波系统;所述铜丝密封刷(9)上安装有调节翼型螺钉(6),且调节翼型螺钉(6)可控制铜丝密封刷(9)的位置;工作步骤为:使用时,交流电源(5)通过安全保护装置(15)中的熔丝(16)、高压熔丝(17)和过热保护器(19),以及控制器(2)中的电源开关和定时器(14),将电量输送给高压变压器(4),高压变压器(4)输出高压经电路整流器(3)、高压电容器(18)和高压二极管后提供给磁控管(1),磁控管(1)发射天线发射出的微波(8),经过安装在波导口(12)上的石英板,全部向所述金属密封加热腔(7)发射,微波(8)在金属密封加热腔(7)内激起微波振荡,并形成微波场,微波场反复穿透覆盖在地面上的植物(10),植物(10)的分子随微波场能的变化而高速振荡,植物(10)被加热而高温死亡,通过调节安装在铜丝密封刷(9)上的调节翼型螺钉(6)对铜丝密封刷(9)的高度进行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5485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