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5520.8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江;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大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14 | 分类号: | C22B15/14;B22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本发明,选择A级铜为原料,对铜液进行精炼,保证了铜杆质量,提高了铜杆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氧铜杆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料:按GB/T5121和YS/T464所述的方法对电解铜原料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对所述电解铜原料进行表面质量检测,把检测结果符合如下标准的电解铜归为A级铜:质量分数:Se≤0.00015%,Te≤0.0001%,Bi≤0.00015%且Se,Te,Bi三种元素总量不大于0.00025%;Sb≤0.0003%,As≤0.0004%且Cr,Mn,Sb,Cd,AS,P六种元素总和不大于0.001%;Pb≤0.0004%;S≤0.0015%;Fe≤0.001%,且Sn,Ni,Fe,Si,Zn,Co六种元素总和不大于0.002%;Ag≤0.0025%;上述18种杂质元素总和不大于0.0065%;电解铜表面光洁,绿色附着物总面积不大于单面面积的1%,无化学液残留,电解铜表面高5mm以上圆头密集结粒的总面积不得大于单面面积的10%,电解铜普通装卸不易脆断;选择符合以上要求的A级铜为原料,对同一批次的A级铜原料进行组批投料;步骤二:熔炼与精炼,将原料放入熔炼炉中,精炼过程包括加入焦炭进行第一次精炼除渣,再加入石灰进行第二次精炼后除渣,在精炼的过程中需要对铜液中进行鼓风,鼓风压力为0.38MPa;步骤三:利用高纯度的鳞片石墨在铜液表面形成覆盖层,高纯度石墨鳞片的颗径不小于200目,干燥且杂质,覆盖厚度范围为80‑120㎜,石墨降低铜液内的含氧量,同时对熔炼炉中进行扒渣;步骤四:将中空结晶器直接升入铜液内,中空结晶器采用水隔套冷却,铜液在中空结晶器中凝结成固体,固体上端用牵伸结构牵伸制作成无氧铜杆;步骤五:对无氧铜杆校直,加热至450‑480℃。进入连续挤压机中变形,获得预定直径的铜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大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大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5552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