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消除湖库型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3614.X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庄绪亮;徐圣君;吴尚华;王睿;姜参参;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王安娜,李翔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湖库型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尤其是城市湖库型水体,包括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单元;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入湖负荷量和流域的入湖负荷总量;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和流域的水环境总容量;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量和流域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总量;以流域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总量为核心,先对点源、内源进行控制,实现控源减排,然后对面源进行控制,持续过程减排的水陆一体化设计原则,实施6大类工程;通过以上5个步骤实现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溶解氧和湖库换水周期的指标达标。本发明通过对各个控制单元和流域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总量的计算以及工程整体布局,从而控制多项指标,以达到消除黑臭水体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消除 湖库型黑臭 水体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消除湖库型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单元;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入湖负荷量和流域的入湖负荷总量;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和流域的水环境总容量;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量和流域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总量;以流域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总量为核心,先对点源、内源进行控制,实现控源减排,然后对面源进行控制,持续过程减排的水陆一体化设计原则,实施7大类工程;通过以上5个步骤实现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溶解氧和湖库换水周期的指标达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6361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