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苓的全人工栽培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6937.4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舟;马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41001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苓的全人工栽培技术,包括菌种的准备和猪苓的全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栽培法摆脱了森林地域条件的限制,可以不在林中栽培。或在林中栽培主要是利用林中较大的湿度、较大的空间、偏低的温度和较净的环境。采用多种废弃物料为猪苓栽培的菌棒辅料,用到的青杠资源大大减少,可以节省大量的森林资源,利于人类长久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多种农林业的废弃物料,不仅减少了对宝贵资源的浪费而且利用了大量农林业的废弃物料,减少了垃圾废弃物的存在,对当今社会的环保意义巨大。缩短了猪苓的生长周期,且猪苓菌核品质优异,可以为猪苓市场补给猪苓产品,有望为解决当今猪苓市场上严重供不应求的市场矛盾提供巨大帮助。 | ||
搜索关键词: | 猪苓 人工 栽培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猪苓的全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的准备和猪苓的全人工栽培方法,所述菌种的准备:(1)母种的活化及方法取出冰箱保存的蜜环菌和猪苓试管菌种放置在室温条件下数小时,等试管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挑取菌丝接到准备好的已灭菌改良PDA培养基上,25℃下恒温培养,然后挑选长势好的菌种分别接入试管做成蜜环菌、猪苓母种待用,(2)原种培养按上述在蜜环菌、猪苓原种培养基的配方准备好原料,装入菌种瓶封口后121℃下高压灭菌30min,待冷却到室温之后分别接入已经活化好的蜜环菌、猪苓母种,封口后分别在25℃和18℃条件下避光培养两周左右,白色菌丝长满培养瓶,待用,(3)栽培种培养按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将准备好的配料拌匀,装瓶或装袋,松紧适度,中间插孔,用盖子封口,灭菌,分别接入培养好的猪苓、蜜环菌原种,22℃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30d,所述猪苓的全人工栽培方法:(1)对栽培原料的初步处理取栎属植物的枝干,粉碎成木屑;玉米芯粉碎;棉籽壳备用,将棉籽壳、玉米芯、和栎属植物一起作为栽培料,棉籽壳、栎属植物木屑、玉米芯,按4:4:1混合,总量占栽培料的90%、堆沤处理之后的腐殖土占10%的比例混匀待用,(2)对栽培原料的处理将上述原料原料处理池中经过24h的浸泡处理,处理过程中要保持液面没过料面1cm左右;处理过后,装袋要疏松,袋子40cm×80cm,装袋后扎袋口,灭菌,120℃,3h,(3)装框及栽培过程处理好的原料,在无菌车间中打开,装框,装筐的同时撒上猪苓栽培种和蜜环菌栽培种,具体方法是先装一层厚度10cm原料,然后混合撒上猪苓栽培种和蜜环菌栽培种,注意在筐子的四个角上都要接上菌种,接下来再覆盖一层原料然后在表面均匀接上猪苓和蜜环菌栽培种,每处理干原料1000kg,大约装500筐,保持在温度20℃‑‑22℃、相对空气湿度70%、黑暗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周洒水,并观察长势,如有蝇蚊及时喷洒驱虫药剂,(4)收获猪苓菌核培养120d后收获,挑出颜色呈深褐色或黑褐色的成熟菌核,在肥沃的腐殖质土壤中继续堆埋一个月,取出猪苓菌核晾晒至干燥,通常1000g湿猪苓可以出600g干猪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师范学院,未经天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6693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